玛瑙|关于红山文化玉器的浅薄认知及鉴定心得( 五 )





挖沟纹





螺旋纹

孔道螺旋纹

表面小坑点 , 内有黑泥

实心桯钻双面对钻打孔 , 喇叭孔

管钻对打孔螺旋纹

实心桯钻单面打孔 , 喇叭孔

管钻双面对钻

片切割残留沟槽 , 实心桯钻对打孔螺旋纹

阴刻线为典型的砣工工艺、工痕

阴刻线为手工推磨

实心桯钻对打孔 , 孔道壁光滑 , 内部成球腔 , 台痕明显

网格纹似是砣工

砣工 , 沟槽内外包浆一致

大孔处典型的管钻双面对钻造成的错位台阶痕 , 同样有冰裂纹和开片 , 沁色较淡 , 绿色玉质

绿色玉质 , 阴刻线流畅犀利 , 一丝不苟 , 表面浅橘皮纹 , 局部开片 , 神韵非凡

犀利的砣工阴刻线

青白色玉质 , 三孔玉梳上少见、稀有的黑沁

光气包浆厚重 , 玉质暗绿色

螺旋纹不明显的桯钻对打喇叭孔

绿色玉质 , 自然老化剥落和阴刻线底部附着的黑土

青绿色玉质 , 光气温润内敛 , 沁色较淡

青绿色玉质 , 沁色较淡 , 红色为原生玉皮 , 同样有惊裂纹 ,

管钻取出的玉芯 , 残留螺旋纹外侧不明显 , 内侧明显

云雾中白沁

玉玦孔道内侧螺旋纹明显 , 外侧光亮不见螺旋纹 , 几乎无沁色

红山玉器孔道内剖面 , 双面对钻螺旋纹和错刀台阶痕明显
二、玉绺花:借用瓷器术语就是开片或叫冰裂纹 。 有的玉器经过几千年的水土的侵蚀和氧化 , 以及热胀冷缩 , 在玉器的表面形成大小不一的玉绺花即开片或叫冰裂纹。 呈鸡骨白的玉器往往还会有较为平行的、同方向的、长短不一的细裂纹或牛毛纹 , 还有的玉器经常留有玉料本身的银白色的石英片状晶体 。

玉质表面和内部质变开裂呈白色

冰裂纹和开片

玉龟表面及内部开片 , 不规则冰裂、綹裂
三、包浆:包浆通常是指玉器在各种环境中 , 经过长期的水土侵蚀以及氧化 , 由土壤和水中的微细物质附着在玉器表面而形成的一种透明或接近透明的一层极薄的物质膜;这种物质膜在放大镜下观察呈斑驳状 。 古玉的包浆经过水煮[把古玉件放进器皿里 , 然后加适当的凉水 , 用小火慢慢地烧开 , 煮10--20分钟即可 , 自然放凉至24小时后再可取出 , 如是生坑的一般可在器物的表面观察或触摸到一种粘液 , 然后再用清水冲净 , 用白凡布做适当的擦拭抛光 , 小孔也可用皮条做适当的抛光
和长时间盘带 , 会变的越来越薄 , 越来越透明滑润 , 以至于有的古玉可完全脱去这层包浆壳 , 俗称脱胎 。

润泽的包浆

莹润的包浆 , 自然态 , 舒适
四、光泽:红山古玉的抛光方法是 , 先用极细的解玉沙或沙面进行粗抛光 , 然后再用粗麻和兽皮以及兽毛等材料进行精细抛光 。 其具体表现形式为 , 新出土的未经清洗或经极其简单地清洗而又未经擦拭和盘玩过的生坑玉器 , 其表面所焕发出来的光泽略显发干发涩发暗;而经过认真清洗和擦拭以及把玩后或已传了若干代的熟坑玉器 , 其表面所焕发出来的光泽 , 则会呈现出内敛的蜡质光泽[俗称老光或宝光
, 用手抚摸这种熟坑的玉器则有象蜡一样的质感;在放大镜下观察 , 其某一点或许有金属光泽;所有古玉所显现出来的视觉光泽 , 无不含蓄、内敛、深厚、凝重、柔和、自然 , 就象是你母亲在40岁左右时那微笑的目光 。

内敛润泽的光泽美

宝光四溢
五、 声音:广义的红山古玉已经历了3000年以上的岁月洗礼 , 在用同一种器物或材料撞击或敲打它时所发出的声音[略显发闷或类似木瓦声
与撞击或敲打新玉时所发出的声音[略显发脆发尖
是有细微差别的[不易掌握


自然开片和土黄沁
六、温度:红山古玉的手感温度和新玉的手感温度是有细微差别的 。 红山古玉的手感是凉中带熟 , 而新玉的手感是凉中带生[不易掌握


开口处为典型的片切割
七、 磨擦痕或侵蚀痕:大凡使用过的器物或埋藏于地下或水中多年的器物 , 大多数器物【未经使用过的藏玉除外】就会在其表面上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具体表现为 , 或深或浅的沟痕[长短不一、粗细不一、 方向不一
或深或浅的疤痕[光滑、柔和、自然 , 边缘多呈唇状或耳轮状
或高低不平的跳刀痕[原始开料时所留下的拉锯痕


表面侵蚀坑点和摩擦划痕

钻孔为实心桯钻双面对钻打孔 , 中间有隆起台阶台阶痕 , 呈外大内小喇叭孔 , 玦口为片切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