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病风险高、保障尚有欠缺、转行不易,杂技行当面临传承之难

有着2000多年杂技文化历史的中国 , 被誉为“世界第一杂技大国” 。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杂技艺术需要被保护和传承 。 然而 , 对杂技行当的从业者来说 , 练功辛苦、饱受伤病困扰是他们的日常 , 缺乏社会保障、转型困难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杂技这项古老的艺术正在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
【伤病风险高、保障尚有欠缺、转行不易,杂技行当面临传承之难】杂耍、舞狮、趣味篮球……和往常的周末一样 , 8月29日 , 王超在景区的各个演出场地变换着不同的装束和表演招式 。 虽然每一场下来都满头大汗 , 但结束了一天的5场演出后 , 王超没觉得有多累 , “早已经习惯了” 。
2021年5月 ,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杂技名列其中 。 其实 , 早在2006年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收录了杂技 。
“我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将杂技发扬光大 。 ”王超很热爱自己的工作 , 然而 , 和传承杂技艺术的决心一样坚定的 , 是他早已经考虑好 , 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杂技 。
“练杂技的多是苦孩子”
回想自己学杂技的起因 , 王超觉得是“不想让自己很多余” 。 “那时候父母感情不好 , 分头在外打工 , 我跟着爷爷奶奶在村子里长大 , 是留守儿童 。 到了上小学要交学费的时候 , 爷爷让我找爸爸 , 我爸不给 , 找妈妈 , 她也不给 , 正好县杂技团招生 , 我就报名了 。 ”那时只有7岁的王超想着 , 杂技学校不收学费 , 再也不用去找大人们要钱了 , 真好 。
和王超不同 , 来自河北沧州沧县南小营村的刘金庆练习杂技凭借的是自己的兴趣 。 “小时候淘气 , 感觉有用不完的力气 , 放了学吃了晚饭之后就和村里的孩子聚在一起 , 跟会杂技的老师傅学 , 一学就是七八年” 。
不过 , 刘金庆说 , 像自己一样因为兴趣学杂技的人并不多 , 一般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才会学杂技 。 “经济条件差、父母感情不和、学习不好、调皮捣蛋”是他总结的多数学杂技的孩子的普遍情况 。
出生于杂技之乡河北沧州吴桥县的王超观察到 , 吴桥以前基本都是本地学员 , 现在但凡条件过得去的家庭都不会让孩子学习杂技 , 学校接收的很多都是偏远贫困地区的打工家庭的孩子 。 而这一点也被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招生老师证实 。
刘金庆表示 , 尽管自己很热爱杂技 , 但是否要让孩子学杂技还要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 而现实是 , 刘金庆和爱人在北京务工 , 没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 , 只能让孩子留在老家 。 除了有几次看到父母的演出 , 孩子并没有接触过杂技 , 对杂技就和其他孩子一样 , “根本不了解 , 更谈不上感兴趣” 。
“受伤就是家常便饭”
到了杂技团后 , 起初王超觉得很好玩 , 开始练功后 , 他才发现日子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轻松 。 “没有人听你发牢骚 , 只知道睁开眼睛就练 , 天天盼着天黑能睡觉 , 练功的时候觉得睡觉是一种奢望” 。
27岁的王超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 , 千百次的演出磨炼的不仅是他的技艺 , 还有他的意志 。 表演翻跟头导致双腿膝盖骨折后 , 王超尚未痊愈便吃止疼片继续演出;表演钻火圈导致头皮被火圈上的刀片划破 , 去医院在缺少麻药时缝合 , 王超头上的疤痕处至今不长头发;表演浪桥飞人摔出安全网 , 王超想爬起来继续演出 , 却咳出一口血随即昏迷 , 在医院一躺就是两个月……不过 , 对于这些 , 他早就习以为常:“干我们这一行 , 受伤就是家常便饭 。 ”
刘金庆保持对杂技热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他喜欢自己扮演的狮子动起来生龙活虎的样子 。 而为了将这种灵活展现给观众 , 即使是在东北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里 , 刘金庆也不能穿棉衣棉裤 , 顶多就是套一层薄秋裤 。 作为狮尾的他靠双膝承受前面演员的重量 , 寒风打在被汗液浸湿的膝盖上 , 使得刚30岁出头的刘金庆患上了严重的风湿 , 一到阴天下雨腿就会疼 。
在河北沧州某艺术团担任团长的周广前认为 , 杂技对体力和技巧都有很高要求 , 练习中受伤是常事 , 而随着经济条件改善 , 家长的教育观念增强 , 越来越多的孩子吃不了苦 , 家长更是舍不得让孩子吃这种苦 , 于是杂技行业不得不面临从业者减少的局面 。
“以后的日子我没想好”
“外人可能不懂 , 杂技是青春饭 , 只有这十几年的好光景 。 ”王超说 , 正是因为这样 , 即使苦一点 , 演员们也愿意拼尽全力 , 毕竟一般杂技项目也就表演到30岁左右 , 上了年纪想继续表演也不行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