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坚决不造车的华为 有着更大的交通野心

每隔一段时间,华为就会发一次声明,表示“不造车”的决心 。
这家 ICT 大厂,在汽车领域的每一次动作,都会掀起热议 。
即便华为高管多次公开表示“不造车,是华为的底线”,但公众的怀疑的目光却从未变过:当初还说不造手机呢!
这种推理其实有失偏颇,因为造手机和造车是两个概念 。
手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技术,而汽车则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 。
一个是面子,一个是底子,两者相比,底子显然更难打 。
汽车工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涉及供应链、技术专利、品牌认可等多个方面,市场非常成熟,想要跨界入行,需要付出极为高昂的成本,也并非一日之功 。
相比之下,手机虽然在产业结构上和汽车差别不大,但相对来讲仍属于“新兴产业” 。
华为在入局手机产业时,正是智能手机开始爆发的元年,造手机的门槛不高,行业壁垒并不明显,属于蓝海市场 。
而要进入汽车这样一个市场发育程度极为成熟的行业,其难度不亚于从零开始做手机芯片(包括制造),并且投入产出比没有保证,难度非常之大,这也是百度华为不造车而走技术赋能路线的根本原因 。
所以华为不造车,一方面是战略使然,要做产业的赋能者而不是掠夺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造车难度大的现实;从商业角度看,与传统车企合作,以技术赋能汽车,收取专利费,比起亲自下场造车,在成本和收益上显然更具可行性 。
华为|坚决不造车的华为 有着更大的交通野心
文章图片
不过,华为虽然不造车,却在做与汽车相关的各类产品:自动驾驶技术,激光雷达,摄像头,C-V2X模块以及路边设施的相关产品等等 。
这事实上表明了华为要围绕“软件定义汽车”做除造车以外的关于智能汽车的“all in”,而这些产品和方案其实都连接着华为正在做,但却很少为公众关注的业务:智能交通 。
车、路、管
华为在智能交通的布局,主要包括三方面:智能汽车、车路协同、交通治理 。
在智能汽车方面,华为的布局显而易见,不论是自动驾驶技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都已经运用到极狐、长安等多个汽车品牌上 。
除此之外,华为与均联智行等企业合作进军智能座舱,相关产品将搭载华为提供的智能座舱核心模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HMS-A核心能力平台等,这也是华为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一步 。
在车路协同方面,华为的动作可谓是接连不断:
2013年,华为推出了4G车载模块ME909T,并且成立“车联网业务部”;2016年,华为与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共同组建了全球首个“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2018年底,华为与奥迪完成了全国首例高速公路无人驾驶的车路协同测试,随后推出了 MDC、智能互联、mpower等配套解决方案;2020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与智能网联厂商启明信息、地图服务商图盟科技联合发布“创新车路协同联合解决方案”;2021年,华为发布开放技术架构“高速智能体”,进一步赋能高速公路的智慧化 。
可以看出,在车路协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华为布局较早,而在解决方案上,则与智能汽车市场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同时,基于自身的 ICT 技术,华为在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提供智能硬件产品 。
而在交通治理方面,华为虽然起步较晚,但这几年也在加大力度 。
2016年,华为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入智能交通治理;2017年,华为与深圳交警联合启动“城市交通大脑工程”;2018年,华为推出“TrafficGo1.0交通控制优化方案”;2019年,华为推出“TrafficGo2.0”版本;已在深圳、天津等城市落地;2020年, 华为发布“交通智能体”解决方案 。
毫无疑问,TrafficGo 直接对标阿里的城市大脑,百度的ACE智能交通引擎,以及腾讯的“We Transport” 。交通治理是城市智能交通的核心问题,也是急需技术赋能的场景,市场需求旺盛,BAT早已入局,华为自然也不会错过 。
事实上,华为在智能交通的布局,和BAT类似,都是围绕“车、路、管”做技术赋能 。
但华为与互联网公司的打法有着鲜明的区别 。
软硬一体
和人一样,企业也有自身的基因 。
互联网公司的基因是扩张性的,所以BAT会在各行各业进行广泛的投资并购,来接入新的流量,巩固既有的业务生态,从多个方面变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