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感染
1. 危险因素 。 (1)无菌操作欠规范、穿刺部位附近有感染灶等 。 (2)高危因素包括:ICU患者、导管放置大于48 h、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股区和腋区入路阻滞、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 。
2. 诊断 。 (1)轻度感染无明显临床表现 。 (2)严重感染时穿刺部位或导管周围有红肿、压痛甚至溢脓等表现 。 (3)单次阻滞感染很罕见;但留置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可达7.5%~57%;严重感染少见 。
3. 预防 。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 (2)导管留置时间不宜太久 , 以不超过48 h为宜 , 但在密切观察和科学护理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 (3)用隧道技术留置导管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 (4)适当使用抗生素 。
4. 处理措施 。 建议使用抗生素;拔除导管;有脓肿形成时考虑切开冲洗引流 。
局部血肿形成
1. 危险因素 。 (1)误穿血管 , 尤其在合并使用抗凝药或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 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 , 抗凝药的使用一般并不增加血肿的发生率 。 (2)反复穿刺导致局部损伤出血 , 血肿形成后可能增加感染的概率 。
2. 诊断 。 局部血肿形成 , 可产生一定的局部压迫症状 , 超声检查可确诊 。
3. 预防 。 (1)正确定位 , 规范、谨慎操作 。 (2)神经大多与血管伴行 , 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可降低刺破血管的概率 , 通过超声多普勒等可预先判断穿刺路径及目标位置的血流和血管 。 (3)对进行抗凝治疗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神经阻滞时 , 深部神经阻滞参照椎管内凝血功能要求标准;表浅、可压迫部位的神经阻滞可放宽标准 。
4. 处理措施 。 (1)给予足够的压迫时间(3~5 min) , 较小血肿一般可自行吸收 。 (2)较粗动脉损伤后 , 建议压迫5 min以上 。 (3)如果血肿过大压迫气道 , 则需要及时切开减张 , 充分止血 。 (4)穿破浅表动脉后建议做加压包扎 , 如果损伤深部动脉则需密切观察 , 必要时手术探查 。
连续神经阻滞导管相关并发症
1. 导管脱落 。 (1)常见原因:固定不牢、误操作等 , 导管意外脱落的概率约为1%左右 。 (2)临床表现:导管脱出 。 (3)预防:缝合导管于皮肤或用手术胶水粘导管和皮肤能减少导管脱落;应用皮下隧道也有一定的作用 , 用穿刺针穿隧道时注意避免将导管切断或刺破 。 (4)处理措施:重新放置导管或改用其他镇痛措施 。
2. 导管移位 。 (1)常见原因:患者体动幅度过大、术后功能锻炼均可能导致导管移位 , 如连续肌间沟臂丛导管移位到胸腔、血管甚至椎间孔 。 (2)临床表现:原有的区域阻滞效果可能发生改变 , 并出现新的临床异常征象 。 (3)预防:导管置入后应检查导管尖端是否达到目标位置 , 并妥善固定导管 , 对于活动度较大部位导管置入时应预留充分导管活动空间 。 (4)处理措施:根据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来判断导管移位 , 必要时经导管造影检查 。 一旦发现导管移位 ,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 包括拔除导管 。
3. 导管拔除困难 。 (1)常见原因:导管在体内扭曲 , 打结 , 或与神经周围组织牵连 。 导管拔除困难的概率很小 。 (2)临床表现:导管不能顺利拔除 , 拔导管时患者有严重的疼痛感或神经刺激症状(异感) 。 (3)预防:避免留置导管太长 , 一般3~8 cm 。 放置导管遇到阻力较大时避免强行置入 。 (4)处理措施:无菌操作下皮肤或皮下切开寻找原因 。 强行拔除导管可能会导致导管断裂或神经损伤 。 一旦导管拔断 , 留在体内的部分如果感染的概率比较小 , 不一定需要手术取出 。
4. 导管穿刺部位渗漏 。 (1)常见原因:局部组织疏松 , 导管放置过浅 , 粘贴不紧密、使用抗凝药物等 。 (2)临床表现:渗漏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 表现为导管穿刺部位有液体渗出 , 伴发神经阻滞效果不全或无效 。 (3)预防:使用皮下隧道 , 导管妥善固定、粘贴等 。 (4)处理措施:更换敷料 , 必要时更换镇痛方法 。
来源:(古麻今醉网)
【江苏龙网】网址:/a/2021/0326/lmkd100354b0H020.html
标题:并发症|2020版外周神经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