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中国西藏网讯 3月1日 , 中国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援助尼泊尔北部山区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简称“中国援尼农业项目”)的微信交流群里 , 几张鱼苗上浮的照片瞬间使其炸开了锅 。
“历经艰苦的45天 , 鱼苗终于上浮了!再过几天可以投喂驯化了!”虹鳟鱼养殖技术专家李立明的话难掩内心的激动 。 鱼苗上浮就意味着卵黄囊已经消化吸收 , 2021年度虹鳟鱼发眼卵引入工作成功了 。 对于中国援尼农业项目组长格桑顿珠来说 , 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一剂兴奋剂 。
受疫情影响不能空运只能陆运 , 导致运输时间超出发眼卵理论存活极限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克服千难万险从中国兰州辗转拉萨来到尼泊尔的6万粒鱼卵成活了约26000粒 , 说明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和国内外各方努力没有白费 。 1月15日至今 , 格桑顿珠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3月1日 , 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微信交流群截图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3月1日 , 虹鳟鱼苗上浮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1月15日 , 格桑顿珠和李立明在中尼边境西藏吉隆口岸迎接鱼卵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1月15日 , 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虹鳟鱼渔业研究站负责人Mahendra Bhandari和工作人员迎接中国鱼卵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1月15日 , 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虹鳟鱼渔业研究站负责人Mahendra Bhandari和工作人员迎接中国鱼卵
位于尼泊尔热苏瓦县深山之中的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虹鳟鱼渔业研究站 , 每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 , 总会有一个身影出现在鱼池边 , 查看鱼苗、管理成鱼、清洗鱼池 , 他就是中国虹鳟鱼养殖技术专家李立明 。
自2019年3月起 , 李立明在鱼站坚守工作至今 , 同期引入的3万粒虹鳟鱼发眼卵 , 已经长至成鱼并达到性成熟期 。 在他的指导下 , 形成了中国“水科1号”亲鱼基础群 , 解决了尼泊尔原有品种高度退化、生长缓慢和近亲繁殖的问题 , 部分尼泊尔农户家中的中国虹鳟鱼已经开始繁殖后代 。
通过引进中国优良虹鳟鱼品种、改进养殖管理 , 开展实用型培训课程 , 提高项目区内虹鳟鱼的质量和生产性能 , 同时向项目区内受众传播关于虹鳟鱼养殖的实用、前沿知识 , 这是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并设立此项目的初衷 。
据悉 , 时至今日 , 项目成果已经对尼泊尔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 根据目前的生长情况 , 中尼双方准备在今年3月28日将鱼苗分发到尼泊尔国家崔苏里种鱼站和其他核心种鱼农户手上 , 至此 , 中国援尼农业项目虹鳟鱼组已完成近90%的工作量 , 受到了尼泊尔有关部门和农户的认可与好评 。
2月16日 , 正值中国农历大年初五 , 格桑顿珠和李立明走访了项目支持的尼泊尔种鱼个体养殖户 , 询问了2019年引进的中国虹鳟鱼品系的生产性能 , 并给予技术服务支持 。
该个体养殖户的中国虹鳟鱼为2019年从中国引入的“水科1号” , 在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虹鳟鱼渔业研究站孵化完成后交给他 。 据他反馈 , 2019年5月引进的发眼卵 , 仅经过22个月的饲养便达到性成熟 , 并开始繁殖后代 , 怀卵率高且量大 , 在尼泊尔当地饲料的饲喂下 , 平均体重达到了2.5斤 , 无论是生产性能还是抗病能力都远高于其饲养的别国品系 。
目前 , 尼泊尔的虹鳟鱼活鱼售价为每公斤70元人民币 , 每条小鱼苗也能卖到0.36元人民币 , 经济效益丰厚 。 当算起这可观的经济效益时 , 笑容洋溢在尼泊尔养殖户脸上 , 中国技术人员的心中则充盈着满满的国家荣誉感 。 (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格桑顿珠 刘何春)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图为2月16日 , 中国援尼农业项目技术组查看尼泊尔种鱼养殖户的中国虹鳟鱼成鱼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
文章插图

【尼泊尔|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中国援尼农业项目养鱼记】图为算起收入账 , 笑容洋溢在尼泊尔养殖户脸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