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关于低血糖的那些事儿

我国是成年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 , 目前 , 强化控制血糖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 然而 , 在治疗过程中随着血糖的达标 , 也增加了低血糖风险 ,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 因此 , 充分了解“哪些情况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的表现”、“如何预防低血糖”以及“发生低血糖如何处理”是糖尿病患者不可不知非常重要的几个方面 。
首先 ,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低血糖呢?
1、糖尿病病程超过15 年 , 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 随着生理功能的减退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升血糖激素逐渐减少 , 在血糖下降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血糖 , 更易低血糖 。
2、存在无感知性低血糖病史、全天血糖波动大反复出现低血糖的患者 。
3、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 肾功能不全是发生低血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肾脏对胰岛素的降解和清除速度减慢 , 就会导致胰岛素在体内堆积 , 此时如果胰岛素的用量未根据肌酐清除率而调节 , 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
4、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包括大部分50 岁以上的男性或60 岁以上的女性 , 合并一项危险因素者(即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 , 这类人群一旦发生低血糖 , 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猝死等情况 。
5、诱发低血糖因素有四个方面 , 药物方面:降糖药物过量 , 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 。 饮食方面:进食太少、漏餐、过量饮酒 , 尤其是空腹饮酒 。 运动方面:空腹运动、剧烈活动或活动量超过平常 。 此外 , 消耗过多、发热、重度腹泻、肿瘤等也是常见因素 。
其次 ,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呢?
1、典型症状:糖尿病低血糖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心跳加快、强烈的饥饿感、冒冷汗、发抖、四肢无力、头晕视物模糊、头痛眩晕、焦虑不安 , 有濒死感;严重时可出现神志改变、抽搐甚至昏迷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 , 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 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 。
2、非典型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 某些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 , 如舌根发麻 , 说话不清 , 答非所问;烦躁 , 不理人 , 意识模糊;平时举止端庄 , 忽然衣冠不整;无缘无故打架;行为与习惯发生改变 。
3、无症状性低血糖:低血糖时没有任何症状其实是一种更危险的情况 。 经常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后 , 可以直接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 昏迷持续超过6小时 , 会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性损害 , 若不及时抢救 , 会导致生命危险!
【低血糖|关于低血糖的那些事儿】那么 ,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生活规律 , 定时定量进食 , 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务必及时进食 。
2、加强血糖监测 。 特别是在刚刚调整降糖药物品种或剂量之后 , 如果睡前血糖水平低于5.6 mmol/L , 在睡前适当加餐、减少晚饭前或睡前胰岛素剂量、加强夜间血糖监测 。
3、运动注意 。 运动前应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运动量不宜过大 , 每天运动量应固定 , 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 。
4、用药注意 。 遵医嘱用药 , 每次用药前核对药品及剂量 , 特别是胰岛素 , 注射时剂量要准确 , 规范注射 。
5、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
最后 , 一旦发生低血糖 , 应如何处理呢?
如果患者尚有意识 , 立即用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 , 如血糖≤3.9mmol/L , 应迅速补充适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 如半杯甜果汁、一勺蜂蜜、几块饼干、两三块糖果等;若症状消除 , 但距离下一餐的间隔时间较长(>1小时) , 建议加食1份主食 , 如1片面包、1个馒头、3-5块饼干等 。 及时补糖有助于症状的快速缓解 , 延误治疗则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
如接受上述处理15分钟症状不能缓解 , 或患者一开始就表现为意识严重丧失或昏迷 , 周围的人可以在患者的口腔黏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糖浆等 , 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
严冬即将走远 , 希望大家拥有一个美好的春天 , 伴着平稳血糖的美好春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