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人偏爱垂钓?细说古代的“钓鱼文化”

|为何古代人偏爱垂钓?细说古代的“钓鱼文化”

文章图片

|为何古代人偏爱垂钓?细说古代的“钓鱼文化”

蓬头稚子学垂纶 , 侧坐莓苔草映身 。 路人借问遥招手 , 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小儿垂钓》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 其中 , “钓鱼”文化 , 遍布古代诗词、故事传说之中 。 “姜太公”的钓鱼神技 , 即使直钩下水 , 仍有无数鱼自愿上钩 , 其眼光之长远让人自叹不如 。 而“钓鱼”文化也不只吸引这种深谋远虑的成年人 , 胡令能的一首《小儿垂钓》 , 可见“蓬头稚子”也沉迷其中 。 如此风靡的“垂钓” , 难道只是为了钓到的鱼吗?其实并不是 , 今天就让笔者为大家细说中国古代“钓鱼”的背后蕴含着什么 。
【|为何古代人偏爱垂钓?细说古代的“钓鱼文化”】
一、捕鱼的起源
在智人时期 , 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 , 人类会选择在附近挖野菜、捕猎物作为食物 。 而靠近海边、河岸的部落 , 就多了一条选择 , 他们可以依靠简单的器具去岸边抓鱼 , 也算是“捕鱼”的起源了 。
之后 , 尧舜禹时期 , 人类有了分工 , 部落会安排专人负责捕鱼 。 由于鱼作为那段时期重要食物来源 , 加上鱼骨成为了最初的装饰品 , 人类走出了“审美”的第一步 , 等价交换中“鱼”的价值也有了提高 , 因此捕鱼人的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 。 直到种植业兴起并发展壮大后 , 才逐渐结束了这种情况 。

二、钓鱼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 , 人类学习掌握了织网技术 , 开始使用“渔网”来捕获鱼虾 , 其效率远不是使用简易鱼叉可比 。 而后来 , 又出现了用饵料引诱鱼虾的“钓鱼”方式 。 但相比“渔网” , “钓鱼”的效率可以说是非常的低 , 甚至还不如鱼叉 , 这样子费时费力的方式又为何会流行起来呢?其实 , 钓鱼一开始只是无金钱之忧的贵族的饭后消遣方式 。 在姜太公的传说流传开来后 , 一时之间 , 文人们纷纷效仿 , 期冀自己能向姜太公一样深谋远虑、运筹帷幄 , 得周文王般人物赏识 。
而钓鱼真正普及开来 , 是在宋朝时期 。 真宗和仁宗两代皇帝十分热衷“钓鱼” , 不仅经常在皇宫举办“钓鱼”活动 , 甚至组织大臣们一起比赛 。 为了投其所好 , 一众大臣开始人手一根鱼竿 , “沉迷”于钓鱼 。 之后 , 钓鱼活动传到民间 , 百姓们也纷纷效仿 , “钓鱼”也就随之普及开来了 。

三、钓鱼的寓意
中国地域广阔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正如韩愈的《马说》里写到的那样 , “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 ”能被人识得 , 出人头地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 。 很多自认才华横溢的能人 , 却常怀才不遇 。 这些人无力改变现实 , 又不肯同流合污 , 只能远离官场 , 寄情于山水 。 或像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 , 或如柳宗元般“独钓寒江雪” 。 这一钓 , 钓的不是鱼 , 而是“欲” 。 是重回官场驰骋的“欲” , 是得有心帝王赏识的“欲” , 是不甘堕落的名声 。 所以 , 远离官场 , 一甩鱼钩垂钓于山水的洒脱 , 并不是真正的洒脱 。 而是郁郁不得志的无奈和企盼有人知的孤独 。
结语
“钓鱼”本只是为了生存的谋求 , 为了消遣的娱乐方式 。 文人们的加入 , 却给予“钓鱼”更多的特殊含义 。 他们赋予“渔夫”们更高大的形象 , 以寄托自己的丰富情感 , 衬托自己的无私 。 渔夫 , 静坐于岸边 , 独立于江雪中 , 是他们在浊世中的最后寄托 。 他们有意在朝大展拳脚 , 却无意于同流合污 , 安坐于此是为以退为进 , 重返官场 , 一展宏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