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互联网大厂争相下场养猪,不只是吸引眼球这么肤浅

文/东方亦落
互联网大厂相继养猪为哪般?近日华为机器视觉总裁段爱国回应了此前盛传的“华为养猪”一事 , 他表示华为不养猪 , 而是赋能企业养好猪” 。
不管华为是不是亲自养猪 , 都已经和养猪沾了关系 。 当然华为不是互联网大厂中第一家这么干的 , 在养猪方面率先身体力行的是网易 。 在2014年~2017年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 , 丁磊的“猪肉宴”成为一项聚集诸多互联网大佬的“仪式” , 而宴席上雷打不动的主菜就是网易的“味央猪” 。
大厂|互联网大厂争相下场养猪,不只是吸引眼球这么肤浅
文章插图

早在2009年网易就着手养猪 , 但当时没几个人觉得互联网企业做这个是正经事 , 丁磊遭到网民“群嘲” 。 但即使舆论环境不佳 , 即使当年网易农业事业部员工只有十余人 , 网易也将其当作核心业务 。
网易的味央猪享受的完全是“贵族生活”:住别墅、听音乐、玩玩具、蹲马桶、吃液态饲料 。 看上去确实很像在制造噱头 。 但之后的事实证明 , 这些行为并非无意义 , 乌镇互联网大会让味央猪扬名 , 2016年正式上市 , 并且一头猪拍出了将近30万元的天价 。
而后美团、京东等企业投资了1.6亿元给味央猪建生态猪场 。 据悉 , 网易味央猪绍兴项目一期计划将于2021年底建成 , 投产后年出栏生猪10万头 , 三期全部完成之后 , 总产能可达一年50万头 。
味央猪的成功让其他互联网大厂看到了广阔的前景 , 加上2018年非洲猪瘟导致猪肉价格迅速上涨 , 各家也相继入局 。 当然不可能每家互联网厂商都亲自养猪 , 更多的还是像华为这样通过技术赋能 。
2018年2月 , 阿里对阿里云ET大脑进行针对性的研发与训练 , 实现AI养猪 。 通过ET大脑可以自动分析并记录仔猪的出生数量与生产实况 , 以及猪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和轨迹 , 以便意外状况发生之时人工及时介入 。 有了ET大脑的加持 , 母猪的生产力平均提升了3头 , 而病死率降低了3% 。
大厂|互联网大厂争相下场养猪,不只是吸引眼球这么肤浅
文章插图

2018年11月 , 京东宣布成立“京东农牧”与“京东农业研究院” , 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养猪业升级 。 京东的智能化养猪可帮助大中型养殖企业把人工成本降至30%以上 , 节省饲料8%~10% , 出栏时间缩减5~8天 , 每年至少可以给中国养殖业节省500亿元的成本 。
互联网大厂热衷养猪 , 除了能吸引眼球还能赚钱 。 从北大毕业卖猪肉的“北大屠夫”陆步轩表示 , 在养猪的头部企业中 , 出过中国首富 , 还有登上过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十、胡润百富榜的企业家 , 陆步轩创立的“壹号土猪”在2019年销售额也超过50亿元 。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利润 , 主要原因是猪肉是中国人的“刚需” 。 早在2017年 , 中国的肉类消费总量就比美国高出近2倍 。 猪肉产值约为1.69万亿元 , 占肉类总消费量的62% 。 国家将猪肉纳入“菜篮子”工程 , 统计部门也将猪肉价格波动计入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
猪肉的特殊之处 , 吸引了互联网大厂纷纷致力于养猪 。 不仅赚钱还能推动技术普惠、践行社会责任 , 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
大厂|互联网大厂争相下场养猪,不只是吸引眼球这么肤浅
文章插图

【大厂|互联网大厂争相下场养猪,不只是吸引眼球这么肤浅】如今中国的养猪业逐渐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 养猪已成为高科技事业 。 不过在华为来看 , 养猪业与其它高科技行业相比仍显落后 , 所以华为一方面以科技赋能养猪业 , 另一方面也是为其机器视觉业务线的落地找到新场景 , 在其它业务受制的境况之下 , 为未来谋求更好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