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为何要呼吁把抑郁症纳入医保?它已经太普遍了……

在今年两会期间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指出 , 调查显示 , 2019年我国抑郁症发病率达到2.1% , 并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 全国抑郁症患者超9500万 , 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重灾区”之一 。
由此 , 她建议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 ,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 其中特别提到 , 要细化社会保障措施 , 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
从“犯懒”、“矫情”、“小心眼”到精神疾病 , 抑郁症曾经历了漫长的歧视与偏见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曾指出 , 近年来 , 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抑郁症患病率为2.1% , 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 。
而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 , 或者怕被别人指指点点而不愿意承认患有抑郁症 , 所以实际患病人数可能更高 。
“太长不看”版:
1.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 , 为临床中常见的与情感相关的精神类疾病 , 其代表性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不高、悲观厌世、认知和睡眠障碍
2.抑郁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 而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3.正常情况下 , 我们的消极想法会随着时间而消退 , 当自己总是感到孤独、疲惫 , 想哭 , 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倾向时 , 则要怀疑是否患有抑郁症
4.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 临床上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抑郁症只是情绪消极吗?
在现实生活中 , 抑郁症患者最常听到的鼓励是“你能不能坚强一点”、“你的想法太消极了”、“这个世界多美好啊”、“你的心理状态不能调整得乐观一点吗?”.......
但实际上 , 抑郁症并不是自身可以调整控制的情绪问题 , 而是身体实实在在生病了 。 就像2003年从酒店24楼一跃而下的张国荣 , 在自杀前的一年里 , 也积极服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 , 但意志力终难抵抗大脑的病变 。
(世卫组织关于抑郁症的公益短片:我有一只大黑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 , 为临床中常见的与情感相关的精神类疾病 , 其代表性的临床表现为情绪不高、悲观厌世、认知和睡眠障碍 , 患者常常陷入忧郁、无法控制的自我沉思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消极思考中 。
除了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以及意志行为减退的“三低”神经性症状 , 抑郁症患者躯体还会出现慢性器质性疼痛;神经可塑性改变表现为磁共振成像显示海马体、额叶皮质、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相关脑区出现萎缩 。
抑郁症|为何要呼吁把抑郁症纳入医保?它已经太普遍了……
文章插图

(图源:123RF)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 涉及生物、生理及社会生活环境等 , 可单独发病也可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病 。 近年来研究发现 , 抑郁症患者往往具有较差的生理功能、较高的复发风险 , 甚至存在出极高的自杀率 。
据世卫组织统计 , 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 , 抑郁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 , 每年有近80万人因自杀死亡 , 自杀是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
我们为什么会被偷走快乐?
抑郁症往往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 而是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 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业、丧亲之痛、心理创伤)的人更易罹患抑郁症 。 抑郁症可导致更大的压力和功能障碍 , 影响患者的生活并加剧抑郁症状 。
抑郁症|为何要呼吁把抑郁症纳入医保?它已经太普遍了……
文章插图

(图源:人民网 , 侵删)
尽管抑郁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并不清楚 , 但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1.家族患病倾向(遗传):抑郁症的遗传率约为30%~40% , 而女性的遗传风险高于男性 。
2.悲痛性事件 , 特别是涉及亡故的事件 , 这些事件会成为导致抑郁障碍的直接因素 。 不过 , 即使没有任何明显或重大的生活应激 , 抑郁症也可以发生或加重 , 如持续的长期压力 。
3.女性 , 有可能与激素水平的改变相关 , 女性抑郁症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
4.某些躯体疾病 , 可直接导致抑郁症(如当甲状腺疾病影响激素水平时) , 也可以间接导致抑郁症(如当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疼痛和残疾时) 。
5.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 有些处方药如某些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导致抑郁 。 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 , 皮质类固醇在体内生成过多时常可导致抑郁 , 但当作为外源药物使用时 , 常导致轻躁狂或躁狂 。 而有时 , 停用某种药物也可导致暂时性抑郁 。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
在我们的生活中 , 悲观、低落、抑郁、伤心等情绪其实是很普遍的 , 那么 , 当我们萎靡不振、悲伤痛苦的时候 , 如何判断这只是暂时的情绪问题 , 还是已经患有抑郁症了呢?
正常情况下 , 消极的想法或感受会随着时间而慢慢消退 , 当这些感受越来越强烈 , 自己总是感到孤独、疲惫 , 想哭 , 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倾向时 , 就要引起重视了 。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列出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有如下几项:
A. 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
1. 几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
2. 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 , 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愉悦感都明显减少;
3. 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 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
4.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 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6. 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 , 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
7. 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 或犹豫不决;
8. 反复出现想死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 , 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 , 或有某种自杀企图 , 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9. 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看得出来 , 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 。
B. 这些症状引起痛苦 , 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 , 或其他躯体疾病 。
如果感觉自己符合以上症状 , 请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 接受专业医生的帮助 。
抑郁症如何治疗?
对于轻度抑郁症 , 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 , 如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人际心理疗法(IPT) 。 但对于中度及重度抑郁症 , 心理治疗是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的 , 此时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则是最方便有效的方法 。
目前 , 临床上有很多抗抑郁症的药物 , 如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TC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等 , 它们对于治疗抑郁症 , 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
除了药物和心理治疗 , 一些其他措施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
1.体育锻炼:合理运动可缓解抑郁症 , 如每周散步三次 , 每次 30 到 45 分钟 , 能够减轻或缓解抑郁症状 。
2.进行冥想、瑜伽、按摩 , 听轻音乐 , 艺术创作 , 写日记......这些行为也可以缓解抑郁症状 。
3.光疗法 , 这种方法只对季节性抑郁症有效 , 如因冬季光照不足导致的抑郁症 。
尽管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富足、自由 , 但我们的精神疾病却更为普遍 , 甚至有人表示 , 这是一个“人均抑郁症”的时代 。
虽然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 , 但这确实是一种治疗周期较长、复发率较高 , 且患病率仍在上升的疾病 , 将其纳入门诊慢病病种(像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一样) , 对于提高抑郁症治疗 , 降低抑郁症疾病负担 , 是有深远意义的 。
抑郁症|为何要呼吁把抑郁症纳入医保?它已经太普遍了……
文章插图

(图源:123RF)
总之 , 即使得了抑郁症 , 也不要过于悲观绝望 , 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 抑郁症通常是可以治愈的 , 而其他人面对抑郁症 , 也应该少一些偏见 , 多一些宽容 。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高贵元,黄捷,刘丹,张芳,张超群,张国利,陈丽华,邵迎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01):52-55+70.
[2]GBD 2017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2018). Global, regional, andnational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54 diseases and injuries for 195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7. The Lancet. DOI.
[3]杨司佼. 焦虑症与抑郁症如何区别?[N]. 大众卫生报,2021-02-04(008).
【抑郁症|为何要呼吁把抑郁症纳入医保?它已经太普遍了……】[4]邓华. 抑郁症患者应该如何护理[N]. 大众健康报,2021-01-07(0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