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基础上 , 斯金纳进一步调整实验 , 让食物掉落与按键行为的联系变成随机性 , 按键后食物概率性地掉落 。 研究发现 , 即使食物不掉落 , 小鼠也会不断地按按钮 , 且这种行为消退得非常缓慢 。
这项研究与购买盲盒有什么关系呢?姜思思指出 , 对于盲盒购买者来说 , 打开盲盒获得想要的玩偶是一种“奖赏” , 会正强化购买盲盒这一行为 。 不确定的购买结果 , 就像以一定概率掉落的食物 , 使购买者无法判断行为与结果的关系 , 行为就有可能始终持续下去 。
姜思思认为 , 如果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理解成瘾行为 , 不管是对烟、酒、毒品等物质的成瘾 , 还是“性瘾”等行为成瘾 , 都有相似的生物学机制 , 均涉及与人类动机相关的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 。 以上物质或行为最终都是通过增加“奖赏系统”多巴胺分泌 , 让人们产生快感、缓解不良情绪 , 而带来了“成瘾”的可能 。 越快越容易引起奖赏系统多巴胺释放 , 成瘾的可能就越大 。
正常来讲 , 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受大脑前额叶调控 , 而青少年大脑前额叶较成人尚未发育成熟 , 因此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 。
出现这四种特征 , 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
姜思思指出 , 我们日常所说的“上瘾”并不能等同于精神病学临床诊断中的“成瘾” , 也绝不能说购买盲盒就是成瘾行为 。 但是 , 如果购买行为出现以下四种特征 , 则须高度警惕“行为成瘾” , 或者说“非物质成瘾”的可能性:
一是“明显过度” , 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 , 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二是“戒断反应” , 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 , 夜不能寐 , 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三是“耐受性增加” , 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 , 从一个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 , 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 , 最后到每天买好多个心里才舒服;四是“负性后果” , 比如因购买盲盒让自己入不敷出 , 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 , 房间里到处都是盲盒导致自己的生活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 每天只想着买盲盒、拆盲盒而不想参加其他娱乐活动 , 以及更严重的不良行为等 。
姜思思指出 , 还有一种购买盲盒的心理须高度警惕 , 就是以盈利为目的购买盲盒 , 期待抽到稀有的隐藏款式而赚到一大笔钱 。 要知道 , “以赢钱为目的 , 参与由机会决定其结局的游戏或类似游戏的活动 , 叫作赌博 。 ”其危害 , 不言而喻 。
姜思思说 , 走在书店里 , 经常可以在商业书籍区看到有书在教你怎么设计出能让人“上瘾”的产品;而在金融市场 , 生产“成瘾”类产品的公司也似乎更被看好 , 大有“要么让用户上瘾 , 要么你就输了”的架势 。 尤其是那些人工设计的产品 , 不仅是盲盒 , 网络游戏、社交软件、购物软件等产品都是如此 。 “这些产品可能会比天然的未经设计的活动更强烈地刺激我们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 , 使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地得到更多的多巴胺释放和更多愉悦(天上不会掉馅饼 , 小心馅饼是陷阱) , 潜在的成瘾性也可能更强 。 ”
推荐阅读
- 能让男人“上瘾”的女人,会有这些女人香
- 男人的坦言:让男人爱到“上瘾”的女人,是这样的
- 人生,当你扛不住,就读一读
- 写给女人:当你结婚了,请活得“自私”一点
- 恋爱技巧|让男生持续“上瘾”的女生,必定是具备了这3种“人格魅力”
- 让男人“上瘾”的女人,大多有这样的共性,十有九准!
- 心理学家:当你主动放弃了这两样东西,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强大
- 当你没钱的时候,你就懂了
- 坐月子的一个动作 冷清秋太悲哀:当身体对富贵上瘾 信仰太脆弱
- 夫妻|当你老了,如果老伴先走一步,余生如何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