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演一场特别“答辩”:6名汇报人都是华师大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演一场特别“答辩”:6名汇报人都是华师大教授
文章插图

区校合作正在为精神卫生领域的医、教、研发展碰撞出新火花:近日 , 一场特别的“答辩”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顺利开展 , 6名科研首席研究员(PI)带着团队3年的研究课题前来 , 而他们的身份 , 都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
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演一场特别“答辩”:6名汇报人都是华师大教授
文章插图

关注精分患者家属 , 高校教授提出家庭干预新模式
“席教授做的是一个多维度的研究 , 生物—生理—社会医学的研究都包含在内了 。 心里弹性是目前科研的一个重要方向 。 ”远程屏幕中 , 华师大医学与健康研究院教授汪南平说道 。
“下一步可以将数据放大 , 再把变量考虑进去 。 ”会场里 , 华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建议 。
华师大校长助理、医学院筹建办公室主任雷启立接着补充 , “接下来应该探索理论的普遍性 , 和精卫中心的合作更紧密一些 , 加强科研力度 , 做好人才培养 。 ”
这一次 , 席居哲带来的汇报项目是“家庭生态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的影响” 。 通过研究 , 他发现 ,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 , 家属认识、情绪状态、社会适应性等都和患者有密切关联 。 回溯466 篇以家属情感表达为主题、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为背景的英文文献后 , 席居哲提出 , 东方家庭(以亚洲孔子文化为例)的情感表达水平显著较低 , 同时 , 家属的情感表达与患者疾病复发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 。 基于更广泛的研究 , 他提出: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不能很好调控自己的情绪与家庭冲突 , 则最终可能影响未来家庭功能、生活质量 , “家属生活质量作为患者生活质量的一大预测指标 , 未来应被纳入干预和帮扶工作;而家庭(患者+家属)应该被视为一个整体单元 , 由医疗机构进行统一的教育或干预 。 ”
下一步 , 课题还将进行哪些探索?“患者家属往往敏感、多疑、主动减少社交 , 最终逐渐认同外界的刻板印象 。 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探明家属连带自我污名的成因及现状 , 以及未来家庭干预具体应如何入手 。 ”席居哲说 , 通过与精卫中心和下沉长宁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阳光家园等机构的联动 , 希望能构建良好的家庭治疗模式 。 “精神疾病的确不是医疗机构单方面可以解决的问题 , 高校参与到对家庭、社会的研究和讨论 , 或许正是区校合作、院校合作的最大价值之一 。 ”
青少年在何时容易出现社会退缩?3年跟踪1500个区内样本
刘俊生带来的则是关于“青少年社会退缩与攻击的脑机制与干预”课题 。 什么是社会退缩与攻击?抑郁、社交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这些青少年 , 往往在家长、老师眼中属于难以训诫、不听话的“坏孩子” 。 近年来 , 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 仅以抑郁为例 , 据不完全统计 , 目前重症抑郁患儿可达2%至3% 。 “如何更全面了解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真正状况?我们希望 , 能做一个长期的跟踪研究 。 ”
3年来 , 课题组在长宁区精卫中心和疾控部门的帮助下 , 在区内多所中小学选取了150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 综合采用自我报告、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父母报告等多种手段 , 考察其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适应状况 。 “第一步 , 我们希望能发现相关青少年行为变化的发展趋势 , 比如在什么年龄段、节点高发?什么因素会促使行为产生?”刘俊生说 , 研究发现 , 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是高发节点 , 而家庭教育是重要因素之一 。
他举了个例子 , “2020年 , 新冠疫情暴发 。 孩子们在家上网课 , 家长如何形容外界的疫情发展呢?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在家 , 把情况说得很可怕 , 一方面固然能起到震慑作用 , 而另一方面 , 对孩子的心理也造成了影响 。 ”去年 , 课题组发现 , 跟踪样本中焦虑、敏感的青少年 , 抑郁水平经评估明显增高 。
合作3年 , 刘俊生的最大感悟是 , 学科研究与临床需求愈发能紧密对接 , “精卫中心的医生也一同定期参加组会 , 对我们的入组标准、药物评价、心理咨询辅导模式等 , 都给出了建议 。 ”他表示 , 希望项目能继续延续 , “未来 , 我们希望将样本范围扩大至全市乃至全国 ,针对青少年社会退缩和攻击开发矫正方案 , 也提升医院和学院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 。 ”
此外 , 蔡清从脑网络的角度解释了语言偏侧化存在的生物基础 , 进一步考察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功能与结构偏侧化之间的关系;邓赐平围绕语数学习(及学习困难)和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李先春聚焦于探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以及相应的脑活动变化;刘帅则关注情绪障碍与动机缺乏的神经机制 。
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演一场特别“答辩”:6名汇报人都是华师大教授
文章插图

多年合作 , 长宁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地医院
“强强联手 , 才能共赢 。 ”长宁区精卫中心院长沈颉回顾:2019年5月 , 华东师范大学与长宁区人民政府签约 , 这家区级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挂牌“附属医院” 。 而双方合作的时间线 , 则可以推到更早——
2017年5月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在医院落地;同年7月 , 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邓赐平、蔡清、席居哲、刘俊生、李先春、刘帅等6位知名教授领衔的科研PI团队诞生 。
随着合作日渐深化 ,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心理健康与康复医学研究中心和心理健康与脑科学研究中心先后落地 , 2020年 , 医院更获得长宁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资格 , 目前在几位PI的帮助下 , 正共同开展博士后联合招聘工作 。
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看来 , 这样的携手 , 正契合着“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总思路 , 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 , 总体提高区域性、专科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 。 “长期以来 , 我国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短板 , 而随着社会生活变革 , 青少年等诸多群体的相关需求越来越高涨 。 区校、院校合作 , 正是一场供给侧改革 。 ”
【华东师范大学|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演一场特别“答辩”:6名汇报人都是华师大教授】“华师大心理学科与长宁区精卫中心的联动研究是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结合 , 我们很高兴看到双方找到了契合点 。 ”正如长宁区卫健委党工委书记池捷说 , “这必将推动区校合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 最终获益的 , 将是我们整个社会都越来越关注的精神心理亚健康群体 , 社会效益也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