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读书读到心碎,一把火烧醒了功名梦,从此人生开挂( 三 )


袁世凯:读书读到心碎,一把火烧醒了功名梦,从此人生开挂
文章插图
图 | 袁世凯(中)、张百熙(左)与朱启钤(右)在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前合影★★ 武功胜文质晚清是个特殊的时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甲三这些靠科举入仕的文人,都纷纷受命操起了兵戈,出将入相,诞生了一批文武兼备的实力派人物。袁世凯本就是在父祖们和捻军、太平军互相攻击的时代大势中降生的。甚至连他的名字的由来,都与军政大事有关。袁家人正是在收到袁世凯叔祖父袁甲三胜利攻占捻军重镇凤阳的消息后,才结合“世”字辈,给他取名“世凯”。据说,袁世凯五岁时,在看到捻军围攻袁寨的情景时,毫无惧色,天生胆大好兵。少时跟随嗣父袁保庆在南京时,袁世凯就从自己的那位文武双全的老师曲沼先生那里受益良多,曲沼曾教袁世凯拳脚功夫,这正应了袁世凯的爱好,刀马娴熟对于袁世凯来说不在话下。偶得闲暇,袁保庆也会把官场的一些心得讲给袁世凯听,并且著有《自乂锁言》诸文,使得少年袁世凯早早就对官场门道有所了解。等到他在北京读书时,又非常喜爱读兵书韬略,对于以谈兵而著称的《左传》,他更是喜欢。平常也常随堂叔袁保恒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在河南赈灾时,吃苦耐劳,处理袁保恒遗留政府更是井然有序,非常得力。其实对比袁世凯早年的事迹,不难看出,袁世凯是个“武功胜过文质”的人物。他打小就对于军政事务的有谜一样的兴趣。常言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兴趣,才逐渐生成了一个知兵懂政的干练之才。等到科举之路遇阻的时候,他才有能力转过弯来,换个思路,何不效仿父祖,效仿前人,走军功这条道路呢?这对于深谙官场路数,又有不少人脉的袁世凯来说,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也是一条颇为经济的路子。
袁世凯:读书读到心碎,一把火烧醒了功名梦,从此人生开挂
文章插图
图 | 袁世凯像★★★ 赴朝的际遇科考失败一年后,袁世凯于1880年冬,辗转投奔了驻防在山东蓬莱的吴长庆那里。吴长庆曾经是袁世凯嗣父袁保庆的拜把子兄弟。1873年,袁保庆病逝在任上,袁世凯年少,还是靠着吴长庆等人料理的后事。对于袁世凯,吴长庆自然非常照顾。起初,吴长庆让袁世凯做个营务会办,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相当于挂职领饷银。为什么这样做呢?吴长庆本人其实也是举人出身,身逢乱世,才搞起了军队,成为庆军的头子,号称儒将。他希望袁世凯可以继续考取功名,走科举这条路子,所以就不给他压什么担子了。并且还把自己幕府的秀才张蹇推荐给袁世凯,指导袁世凯学业。值得一提的是,张蹇日后考中了状元。袁世凯当时呢,其实也是抱着边走边看的心理,两边下注,一方面想在军队干出一番事业,另一方面,还对科举抱有不甘之心。这从他给家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一二:顷前途拟派赴大沽,尚待张季直来,再作定义。得推即推,秋试在即,不愿奔走风尘也。弟不能博一举人,不能瞑目。这封信是袁世凯在山东登州庆军营中发出的,彼时是1882年3月份,他在离家到军营奔前程已经有1年多了。再过半年,就又是一个乡试大考。他希望能把军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推掉,专心备考。然后考中举人。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只是世事多变,到了7月份时,朝鲜政局突然生变,清廷收到求援信息后,怕日本人生事,就果断要求吴长庆率领庆军登船赴朝,应对半岛局势。当时事情非常紧急,光绪皇帝亲自下令。吴长庆也正是用人之际,有军政之才的袁世凯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脱身考取功名。于是随着吴长庆到达朝鲜。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朝鲜之旅打开了人生的新方向,彻底断了他科举的路子,而终于开启了他走军功发家的道路。
袁世凯:读书读到心碎,一把火烧醒了功名梦,从此人生开挂
文章插图
由此看来,生于书香门第,一心想着循着家族老路,出人头地的袁世凯,最终弃文从武,另辟蹊径,其中缘由并不是可以一笔带过的事情。科场上的失意,启发了急于求取功名的袁世凯,那就是可以尝试一下自己的志趣所在——军功这个方向。而这一尝试在合适的时机,竟然真就开启了袁世凯开挂一样的人生,这是连他本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