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而且袁世凯的文章当中,也往往有惊人之语,看过之后,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气概不凡的感觉。在《项城文史资料》一书中,我们可以窥见少年袁世凯的一些精神风貌:袁世凯作文的片段“以杀止杀,杀杀人者,杀即止矣”雨花台怀古我今独上雨花台,万古英雄付劫灰;谓是孙策破刘处,相传梅锅屯兵来。大江滚滚向东去,寸心郁郁何时开?只等羽毛一丰满,飞下九天拯鸿哀!只是好景不长,1873年,袁保庆病逝在任上。年仅15岁的袁世凯在返回河南故里时,又被我们之前说过的,早年考取进士,当时已经成为朝廷二品大员的堂叔袁保恒给看重,认为袁世凯是个可造之才,家族的兴旺说不准就得指望这个孩子。于是,袁保恒就做出让袁世凯到北京读书的决定,并且委托自己的二弟,也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举人,当时已经在北京任职多年的袁保龄来监督袁世凯的学业。要知道,在袁保恒、袁保龄兄弟办的家学那里,请的老师都是京城响当当的名师。写字、作诗、文章这三个方面,各聘有一位举人,袁世凯能去那里读书,也真是一个福分。可能是连续经历了嗣父、生父去世的噩耗,袁世凯一下子由以前的浪荡公子变得成熟起来。对学业的态度更是来了180度大转弯,他不再是被人推着学,而是主动刻苦学习起来,他可能期待着,未来可以像父祖一样,考中举人,甚至进士,博取功名,撑起袁家的门面。而在北京的袁保龄,本来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文才一般,资质一般,但是看到侄子如此努力,加之的确有所进步后,也就不由得向大哥保恒夸赞起了袁世凯,认为他颇有长进,可堪造就,竟属于中上美材了。眼看着三年一届的乡试即将到来,袁世凯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为了获得乡试资格,他走了“捐监生”这条道路,直接越过了秀才的门槛,万事俱备,只欠一试。照着这个趋势,袁世凯考个举人应该不成问题了。
文章插图
图 | 清代科举士子★ 科场两失意1876年秋,丙子科乡试的帷幕徐徐拉开,袁世凯怀着忐忑的而又激动的心情从北京返回河南,参加秋闱大考。考试的结果是令袁世凯大失所望——名落孙山。但是科举时代,一战成名的人少之又少,中举的路都很漫长,即使是像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也是考了多次,直到29岁才中举的。所以两位堂叔还是督促袁世凯继续回京学习,期待来日方长。令人惋惜的是,袁世凯这次只在北京多呆了一年左右,就随袁保恒回河南办差了。当时的河南可谓赤地千里,传说中的光绪年间大旱灾就是在那会愈演愈烈的。袁保恒回乡的目的正是要受命赈灾。大灾之后往往伴随着大疫,袁保恒最终就是病逝在了这个位子上。从那那时起,袁世凯就没有再回京读书。
文章插图
图 | 科举试场回乡之后的袁世凯着实浪荡了一段时间,不过两位堂叔早已经把他引上了“科举”的正途,不久,袁世凯就利用分家得来的财产,常住在河南淮阳,搞起了两个“文社”:“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他整天和一群文友切磋诗文,连当地太守也被他吸引过来,一时间,名声在外,俨然是一个“文坛领袖”的派头。于是,信心倍增的袁世凯又开始积极着手第二次乡试大考——1879年乡试。考的结果如何呢?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民国初年的著作《容庵弟子记》就记载了袁世凯当时的心境:秋应己卯乡试,同社获隽(考中)二人,公(袁世凯)在社中常列前茅,竟不与。乃倾箧举所作诗文付之一炬,曰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彼时自诩甚高的袁世凯,在看到平日中不如自己的两位学友都榜上有名,而自己则再一次谜一样的名落孙山后,一时间大怒不已,不平之下,就产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像历史上的梁元帝一样,迁怒于诗文,然后一把大火,将曾今的引以为豪的文字付之一炬。只是亡国的梁元帝是真的无力回天,而激愤的袁世凯则可能是涅槃重生。
推荐阅读
- 东大1月书单!2021年一起养成读书好习惯
- 管子48小问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 老祖宗决定人生“成就”的三大本领,都不是读书学来的,你有吗
-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的17书法精品欣赏,网友:深得其父书法之神韵
- 孟浩然一首“别有用心”的名作,道出多少读书人的尴尬,发人深省
- 朱万年七岁入私塾读书,生为奇男子,死为英烈夫!
- 小姐怕嫁给读书人吃苦,逼迫丫鬟代嫁,20年后指责丫鬟毁她一辈子!
- 陈益峰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
- 凌云:打造古府读书会品牌 推进全民阅读常态化
- 鲁迅之母鲁瑞:年少读书放足,中年亡夫育子,一人撑起没落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