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崔颢登上黄鹤楼,挥笔写下五十六个字。估计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五十六个字会让他从此一诗成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文章插图
诗写得很牛,据说曾让李白搁笔。此诗问世前,黄鹤楼是一座赛诗楼,无数名家都留下了墨宝;此诗问世后,敢在黄鹤楼题诗的人少了许多。而崔颢这首诗,也成为千年来极少有人敢仿的七律。直到1933年,鲁迅一气之下仿写了一首。
众所周知,鲁迅的脾气是不小的,气头上写的诗文也不少。当年被传得了脑炎,一气之下,写了首《报载患脑炎戏作》,令人拍案叫绝。这一次,他生气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北平的万千学生们。
文章插图
1932年,东北被占,华北岌岌可危,当局准备撤出北平。北平的大量文物被分批运往南京等地。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却不让大学生逃难。这种只重文物不重人的做法,让鲁迅十分愤怒,鲁迅写下这首七律:
《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 [近代] 鲁迅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文章插图
诗的第一联开篇就惊艳了。“阔人”指的是当局的官员们,他们带走了文物,不正是“骑文化” 而去了吗?一个“骑”字,充满了讽刺意味。他们走了,北平也就成了空空如也的“文化城”了。
七律的次联,一直是最考验文人笔力的。鲁迅这一联不但工整,而且最后“冷清清”三个字,也颇有杜甫《登高》中“不仅长江滚滚来”的意蕴。这前四句都在模仿崔颢的《黄鹤楼》,却仿出了新的高度,令人眼前一亮。
文章插图
颈联“专车队队前门站”,写得是专列在前门火车站运送文物的繁忙景象,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群准备逃跑的“达官贵人”们忙乱的丑态。可是他们却下令不准求学的年轻人逃难,似乎和这些冰冷的文物相比,北平求学的年轻人,倒反而成了“晦气重重”的人。
尾联用“日薄榆关”对“烟花场上”,对仗工整,一语双关,可谓讽刺之锋芒,几欲崩裂字面。所谓“日薄榆关”,既是仿“日暮乡关”,写夕阳西下,照在榆关。而更深层次的意思,则是说侵略者都打到眼前了。所谓“烟花场上”,仿的是“烟波江上”,明写达官贵人的醉生梦死的欢场,暗写战争的硝烟,在这些达官贵人看来,不过就是楼头的烟花。
文章插图
全诗的最后三个字,犹如一把匕首,“不用惊”,将讽刺的利刃,直插作恶者的胸膛。对于那些只在乎文物的达官贵人,其实哪里是关心什么文化,不过是因为这些东西随时可以变卖成金钱罢了。他们对于眼前的侵略者,对于苦难中的大众,对于空空荡荡的北平城,都根本“不用惊”。
【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鲁迅这首诗,今天读来依旧有一种雄浑的气势和傲岸的凛然正义之气,值得一读再读。这样的诗,这样的鲁迅,令人赞叹,先生不愧是“民族的脊梁”。先生这诗,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讨论。
推荐阅读
- 金庸先祖在书中看到自己名字,连忙报告官府,导致数千人被杀被捕
- 传说中,黄鹤楼上的骑鹤仙人有三位,其中一位是季汉大将军费祎?
- 清朝|皇帝打猎中暑而死,连棺材都没有,临时找了几块板,用了8千人抬
- 张昌宗的亲弟弟张昌仪口头禅:宁可错赏千人,不可漏过一个
- 仅有区区八千人的侯景,为何能将南朝搅得天翻地覆
- 樊利杰书法武汉展在黄鹤楼美术馆举行
- 一场快闪,千人合唱!长沙以青春之初心,向党深情表白
- 明朝这处烂尾项目,一块碑累死上千人,却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 辽宋夏金|岳飞麾下战将如云 他武艺高强,曾杀过岳飞弟弟,最后一战杀了两千人
- 中国最尴尬的三个姓氏,人口不足一千人,最主要取名字极为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