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区区八千人的侯景,为何能将南朝搅得天翻地覆


仅有区区八千人的侯景,为何能将南朝搅得天翻地覆
文章插图
谈及梁武帝萧衍,人们都说他前半生英明,后半生糊涂。这位历经宋、齐、梁三朝的帝王,拥有着令那个时代的人们惊羡的寿命,也看惯了太多的春去秋来,岁月更替。年少时只是南齐萧子良的跟班,后来却风云际会,毅然起兵,登上帝王宝座,其眼光之犀利,用兵之神武,当世罕有匹敌;但同样的一个人,晚年却一心崇佛,不理政事,甚至数度舍身寺院为“奴”,充满了昏聩腐朽的气息。而最终令萧衍彻底跌下神坛的,则是其政略上迭出昏招,导致侯景之乱。这匹来自北方的野狼,沾着满手的血腥,不仅埋葬了萧梁王朝,也将莺歌燕舞的江南化作累累白骨的荒野。不过根据史书记载,侯景决定叛变南梁时,手下仅有区区八千兵士,他最终能够在数月间有如神助般攻入建康,俘虏萧衍父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01
萧衍“老年痴呆”的症状
说萧衍同志“老年痴呆”,多少有点抹黑历史人物的意味。但看他在侯景之乱前后的各种举动,却实在不是耳聪目明的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侯景早年跟着高欢打天下,是东魏队伍中的元老。高欢活着的时候,侯景还能乖乖地听从朝廷的命令;待到高欢一死,高澄继位后,不甘居于“鲜卑小儿”之下的侯景旋即叛乱。说是叛乱,侯景手里那点豫州部队根本没法跟东魏硬拼。起初老侯想投靠西魏,但宇文泰何等精明,始终对这个鲜卑化的羯人心怀戒备。在西魏讨不到便宜,侯景只得南下投奔梁朝,没想到却在萧衍这里获得了极高的待遇。萧衍封他河南王、大将军、持节,并将未来北伐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降将的身上。
从这个时候开始,萧衍“痴呆”的症状就开始显现出来。
高澄听闻侯景造反,怒不可遏之下遣大将慕容绍宗前往讨伐,南梁方面则派贞阳侯萧渊明支援。萧渊明虽然“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可战场上远不是北方人的对手,不仅打了败仗,自己也成了东魏的俘虏。此时东西两魏对峙,局势紧张,因此高澄并不想和南梁闹翻,就提出两家议和。按说萧衍接纳了敌国的降将,又要跟敌国议和,这保密工作总得做好吧?可不知为何,消息偏偏传到了侯景耳中。
在侯景看来,两家议和之日,就是自己葬身之时。坐立不安的侯景心生一计:冒充东魏给老萧写信,商讨议和的问题。信中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接到信的萧衍拳拳爱侄之心泛滥,也不辨别信的真伪,立马答应了议和的条件。老侯收到了萧衍的信件,看着上面“贞阳旦至,侯景夕返”的字样,顿时怒从心生,大骂:“我知吴儿老公薄心肠!”心狠手辣的侯景当然不会任人宰割,他决定再度反叛。
决定反叛的侯景心知实力不足,便不断向南梁朝廷提出拨发各种军事物资的要求,作为造反的本钱。他厚着脸皮上疏请求建康发给他一万匹布给将士作军服,又报告说自己驻地寿阳的武器装备落后陈旧,希望征调冶铁的工匠到寿阳来锻造兵器。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明目张胆招兵买马的举动,萧衍竟然一一允准——也就是说,作为南梁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要造自己反的人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样的记载,令后人读来不知是应该扼腕叹息,还是笑到cry呢?
仅有区区八千人的侯景,为何能将南朝搅得天翻地覆
文章插图
02
政府军队的神操作
得到了侯景叛乱的确切消息,萧衍刚开始并未放在心上,还嗤笑道:“是何能为!吾以折棰笞之!”毕竟自己活了八十多岁,什么没有见过?我江南地大物博,财力雄厚,区区侯景小儿岂能翻天?抱着这种骄傲的心理,萧老同志不慌不忙地调兵平叛。
接下来南梁政府军的神操作,完全可以让叛军们双击老铁666了。
建康方面派出平叛的军队分为东西南北四部,而四部之上还有一位总指挥——邵陵王萧纶。如果在华夏战史乃至世界战史上作一个沙雕统帅排行榜,萧纶同志必将榜上有名。此人代理南徐州刺史时,经常像个精神病一样满街乱逛。一次遇到个卖黄鳝的小贩,他问:“你觉得咱们这个刺史为人咋样?”小贩是耿直的汉子,有啥说啥:“我觉得那货浮躁暴虐,不是什么好人。” 萧纶一听火冒三丈,让左右掰开小贩的嘴,把黄鳝硬塞了进去,导致其倒地身亡。让这种虐待狂精神病来统领军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