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大家好,我们的小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6、华佗故事和佛经故事很相似。这点我认为陈先生的考据很重要,也比较有说服力,说明当时医药确实技艺高超,至于华佗行医故事是不是抄袭,笔者认为不太可能。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比华佗、曹冲略晚几十年,然而相对不远,虽然佛经中有类似故事,可是并不能否认华佗治病救人的技术。而且也有可能是借鉴西域的医药技术也未必,可是,并不能说华佗是外国人,所有故事都是编造,这就有点质疑史学家陈寿的意味了。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文:枯木
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文章插图
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学报》六卷一期刊发了《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文,后来收录于《寒柳堂集》中。该文主要是通过考证,认为三国时期曹冲称象为假,华佗则是天竺人(“五天外国之音”),彻底把过去的结论推翻。那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依据是什么?究竟能不能站得住脚?我们就来看一下陈先生是如何论证和考据的。首先陈先生确定曹冲、华佗确有其人,并引用《三国志》关于曹冲和华佗的记载,其中关于曹冲的生卒没有异议。对于华佗,陈先生认为“夫华佗之为历史上真实人物,自不容不信。”先确定了二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文章插图
然后,陈先生摆出其论据,指出曹冲称象故事为佛教故事记载然后附会,华佗为天竺语的音译,行医故事也是佛经有之,因而应为天竺(今印度)人士。总之曹冲和华佗都和天竺有关,具体论据我们分开来,先说曹冲。一、陈先生认为:曹冲称象故事为虚构,其最初源自佛教故事
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文章插图
1、浮舟称重古已有之陈寅恪先生引用南宋叶水心《习学记言》中的论点,认为曹冲聪明为真,称象之事则在过去算术中就有之,因而为妄饰。具体依据为南宋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二记载的“燕昭王用浮舟测量大豕”的故事,说明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只是曹冲借用。我们把《能改斋漫录》抄附如下:“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曰养奚若。使曰:‘豕也,非大圊不居,非人便不珍。今年百二十矣,人谓豕仙。’王乃命豕宰养之,十五年,大如沙坟,足如不胜其体。王异之,令衡官桥而量之,折十桥,豕不量。命水官浮舟而量之,其重千钧,其巨无用。”云云。乃知以舟量物,自燕昭时已有此法矣,不始于邓哀王也。2、印度佛经故事早有记载在北魏时期吉迦叶和昙曜翻译的佛经《杂宝藏经》卷一“叶老国录”之故事以佐证:“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几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中,水没齐画,则知斤两。即以此智以答天神。”
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文章插图
3、口口相传,后人附会陈先生也看到《杂宝藏经》翻译时间在北魏时期(386年—534年),要晚于三国时期陈寿(233年-297年)编撰的《三国志》近三百年,于是陈先生猜测两种可能:第一,因为佛经很早,并且有称象故事,因此早已经译出,然而翻译出来的佛经轶失了。第二,即便是没有译出,可是口口相传,流传到中土,所以别人附会。4、中原无象,为民间文学陈先生认为,曹魏属于中原,中原无象,大概是附会孙权贡献的事情混为一谈,应该为民间文学故事。具体论据陈先生没有列举。二、陈寅恪先生的论证存在很大纰漏
陈寅恪考证华佗是五天外国之音,曹冲称象为假,谬矣!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