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骗了”消费者多年,工厂早已停产,靠商标一年“捞金”12亿
如今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五百强的小米 , 一直有着“小米杂货铺”的称谓 。 除去手机数码品类 , 在生活中 , 上至智能门锁 , 下至浴巾毛巾 , 都能够看到小米的身影 。 而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业务 , 也让小米收入颇丰 。
文章插图
不过在做杂货这方面 , 小米其实还略逊一筹 , 有这么一个品牌 , 其产品覆盖的范围才是令人咋舌 , 从家纺到服装再到食品 , 甚至是小家电行业都少不了它的名字 。 更令人惊奇的 , 是这个品牌的自己几乎不生产产品 , 凭借着把品牌名字授权出去 , 一年就能够赚到将近12亿 。 这个品牌就是南极人 。
通过品牌授权 , 南极人的毛利率高达93% , 因而其上市公司南极电商也曾是股票市场的宠儿 。 不过近半年来 , 南极人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急转直下 , 股价从最高点的将近24元每股 , 跌至目前的10元出头 , 市值在半年的时间里跌去了一半不止 。 这不禁让人怀疑 , 南极人是否还能够这样走下去 。
文章插图
借鸡生蛋 , 创造销量10亿品牌
实际上南极人一开始也并不是依靠卖吊牌来生活 , 作为一个国产品牌 , 南极人的历史并不短 。 1997年 , 南极人的创始人张玉祥在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 , 已经在国企工作了几年的时间 , 日渐枯燥的生活让他感到十分焦虑 , 于是在当年 , 他决定下海经商 , 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 。 第二年 , 张玉祥看着隔壁的俞兆林推出了一种名为保暖内衣的新玩意 , 决定在这个类目上分一杯羹 。
不过想要将生意做大 , 资金是少不了的 , 可当时的张玉祥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钱 , 于是便想到了“借鸡生蛋”的办法 。 他学了跟“爱多VCD”同样的方法 , 在各地奔走举办招商会 , 拉拢经销商 , 然后在连厂子都没有的情况下 , 获得了300万的资金 , 也就是在1998年 , 南极人这个品牌成立了 。
文章插图
一句“南极人不怕冷” , 让南极人这个名字响彻了国内各地 , 葛优、徐帆、刘德华等人的代言、央视上时常浮起的广告 , 让南极人的品牌价值获得巨大的提升 , 到了2004年 , 南极人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0亿元 。
公司转型 , 靠“卖吊牌”赚钱
不过就是南极人的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 , 国内的竞争环境也变得剧烈 , 除了俞兆林之外 , 北极绒、恒源祥等都在挤占市场 。 2008年 , 诸如李宁、安踏等运动服装品牌获得空前的发展 , 但是南极人却已经难以找到新的增长点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 张玉祥决定进行南极人的第一次转型 , 将工厂等重资产全部卖出 , 然后专注于品牌授权 。
文章插图
这一点 , 南极人还是跟自己的老对手恒源祥学的 。 在2007年的时候 , 恒源祥就获得了2.66亿的商标使用收入 , 这足以证明了商标授权这条路的可行性 。 所以南极人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 就切入了这一条赛道 。
就2019年 , 南极人主体公司南极电商的净利润为12.06亿 , 其中品牌授权获得的利润就高达11.6亿 。 尝到甜头的南极人 , 甚至还收购了卡帝乐鳄鱼、精典泰迪、帕兰朵等品牌 , 进行相同的商业运营 。
文章插图
资本宠儿 , 疑似造假股价缩水
除了老干妈、王守义、华为等特例之外 , 大多数企业在做大之后的目的便是上市 , 南极人自然也不例外 , 2015年 , 南极人就通过借壳的方式成立了南极电商 , 成功登陆了中小板 。 并且为了让业务更加集中 , 还主动关闭了线下超市等自营渠道 , 如今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 , 南极人的商铺几乎都是授权店 , 而数量也超过了6000家 。
推荐阅读
- 研究称iPhone 12国行128GB物料成本提高了21%:苹果加倍转嫁给消费者
- iPhone物料成本提高了21%:消费者买单
- 索尼欲将新款360 Reality Audio扬声器带入消费者家中
- 消费者报告 | 美团充电宝电量不足也扣费,是质量问题还是系统缺陷?
- 中消协点名大数据网络杀熟 反对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画像
- 莫让差评超长审核期侵害消费者权益
- Gazelle宣布停止邮寄以旧换新服务
- 小米11传来好消息,给消费者一个“后悔”的机会
- “取消充电器”事件反转,小米式营销被指愚弄消费者
- 儿子卖货爸爸买,DeepMind亏损多年谷歌竟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