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带歌姬到寺庙,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仔细品味一下,感觉非常有道理。古代才子多风流,况且他们有风流的资本,仅凭才华就能博取芳心,撩妹技术相当高超。一代文豪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几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态度,其心态令人佩服,被贬黄州期间,闲来无事在城东开垦荒地种菜,并给自己起个“东坡居士”的绰号。
有些文人比较古板,整日不苟言笑,苏轼却与众不同,具有极强的幽默细胞,作诗不拘小节,不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除了仕途略微坎坷,苏轼其他方面都比较如意,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不仅包括文学界的同行,还有道士、和尚、歌姬等,偶尔发一个朋友圈,都会引来上百人点赞,堪称宋朝文坛上的大V。
苏轼带歌姬到寺庙,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
文章插图
坦率真诚是苏轼的标签,坦坦荡荡作为,明明白白做事,非常讨厌虚伪之人,关于他的趣事有很多。根据《冷斋夜话》,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因西湖景色太美,经常泛舟于湖上。另外,他对佛学十分感兴趣,当时杭州城有一位大通禅师,苏轼带着才貌双全的歌姬到寺庙拜谒,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
《南歌子》——苏轼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
如果苏轼诚心讨教佛学,大通禅师应该愿意倾囊相授,为其讲解佛经。然而,苏轼非常调皮,顺便带着一位歌姬过来,这让禅师相当不高兴,认为苏轼故意找茬,亵渎了佛门圣地。苏轼岂能看不出禅师脸上的怒色,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之所以这么做,原因无他,就是想找茬。
苏轼连用两个反问句:“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意思是说,尊敬的大通禅师,你属于哪个宗派,吟诵的佛经又是何种曲子?言外之意就是,你就别再故作高深了,我对佛经也有一定的研究,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苏东坡,这不仅仅是质疑,实在是赤裸裸的嘲讽。
苏轼带歌姬到寺庙,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
文章插图
苏轼带歌姬到寺庙,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苏轼不怕得罪人,紧接着又来两句“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把你的板子和门槌借我用一下,我也学你一样逢场作戏,希望你不要怀疑我的用心。可想而知,此时的大通禅师心里非常生气,强忍着愤怒不发飙,但苏轼没有就此罢手,下面的词句差点把禅师气吐血。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不难理解,溪女指的是歌姬,她偷偷看了你(大通禅师)一眼,你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其实你心中所想早已被我看穿。“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这两句更狠,可翻译为:你年轻时妻妾成群,别以为我不知道,只是寺庙里的小和尚出生太晚,不清楚你以前的所作所为。
苏轼带歌姬到寺庙,惹得禅师心生怒气,苏轼却写词嘲讽禅师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苏轼对大通禅师的过去非常了解,此次专门过来嘲讽他道貌岸然。有人认为,苏轼的做法略显过分,虽然大通禅师年轻时放荡不羁,或许早已四大皆空。也有人觉得,苏轼看不惯禅师的虚伪,决定揭穿他虚伪的一面,所以才故意带着歌姬拜访。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