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又快要到春节了,春节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天南地北生活的人们都会返回老家过年,小孩期待过年新衣服、压岁钱、烟花炮竹,春节成为家庭团圆,缓解压力的时机,虽然春节历史悠久,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关春节的历史发展。
春节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虞舜时期就有所记载,不过在古代不称呼为春节,而是称呼为"献岁"、"年节"、"新正"等,在辛亥革命后,为了区别农、阳两节,才把农历的正月初一更名为"春节"。春节其实在唐朝时期就十分流行了,政府还专门规定,春节放假七天。
文章插图
唐朝春节的表现
唐朝的春节也是十分热闹的,比起现代不遑多让。唐朝的春节被称为"元正",首先官方宣布,春节放假七天,举国欢庆、全民同乐,唐朝也是最早把春节放假写进律法的。
这个时候,官员们就不上朝了,可以在家陪家人了,但是除夕那天,要先进宫面圣,皇帝要赏赐一些表现优异的大臣,如果皇帝心情好或者过去一年国家发展的还不错,还会大赦天下,一些罪不严重,又有悔改之心的罪人可以提前释放了。
文章插图
讲完话了还要去后殿里大家吃顿饭,欣赏一下优美的歌舞表演,有时候还要求携带家属一起去,要是有看对眼的年轻人,皇帝还会下旨赐婚。
皇帝的新年也是比较忙碌的,除了开年会、宴请群臣,还要举办祭祀大典,告慰先祖,顺便求老年风调雨顺。
文章插图
除了这些,还要宴请外国朋友。大国要过年了,附属国也该奉上一些特产,而其他的国家为了和唐朝保持积极的外交关系,也会在春节准备一些厚礼来拜年了,皇帝要宴请这些宾客。
文章插图
民间老百姓们也期待新的一年要开始了。除夕之时,要举办驱傩仪式,就是戴上一些恐怖面具,跳大神,以求驱除鬼神,病疫,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姚合的诗中就曾就载"傩声方去疫",描述的就是这种活动。
除此之外,还会在家中或者门口挂上"仙木"或"桃符",那个时候可还没有春联或门神画像,但是据说在桃木上写"神荼"和"郁垒",可以避鬼。做完这些烘托春节氛围的仪式感,就该谈春节饮食了,不管是当官的还有平民百姓都要喝花椒酒,就是取一个花椒放在酒杯里,喝了花椒酒寓意来年事事顺心。
文章插图
春节时期又称为吃喝玩乐时期,在尽管在久远的唐朝,也是如此的,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平常吃不到的美食,吃完饭等到除夕晚上守岁,"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就是描述守岁的诗句。第二天,大家就出门拜年了。
唐朝的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些美食,等着别人来串门,或者去其他人家里拜年,这种行为又被称为"传座",宴请别人喝酒被称为"年酒"或者"春酒",诗句:"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就是说的春节宴请宾客,人来的越多,说明这户人家越兴旺。
文章插图
如果上街去玩,或者在高处,就会发现春节期间的长安街头,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还有不少的耍杂技的,更是有不少的美食,春节是消费的好时节。
唐朝的春节,是第一个官方明确规定七天的假期的朝代,也是第一个举国欢庆的朝代,街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大扫除、挂桃木、喝花椒酒,除夕守夜迎接新的一年,祭祀祖先,到了初二初三出门拜年,或者宴请亲朋好友,春节文化在经过千年的传承,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传承到如今,依然是全国人们最重视的节日。
推荐阅读
- 唐朝经济繁荣、贸易商品繁多,为何酒器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
- 骆宾王的名字为何如此特殊?和易经有什么关系?唐朝没有避讳吗
- 迎新年·贺新春—著名油画家赵新颖:向全国人民拜年
- 唐朝诗人陈子昂,他是如何在当时一举成名的?
- 中国唐朝的斑斓山色水月之美
- 如果穿越到唐朝,你可能受不了唐朝女人的妆容
- 罗马教会是如何兴起的?教会对罗马的影响有哪些?
- 唐朝戏精王爷,为避祸装傻30多年骗过4位皇帝,即位后成千古名君!
- 迎新年·贺新春—著名书法家李智慧:向全国人民拜年
- 从唐朝法律的制定,浅析唐朝时期法律的儒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