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绍兴“牛画” 他画的牛,李可染都佩服


品读绍兴“牛画” 他画的牛,李可染都佩服
文章插图
庚子将去,辛丑来临。十二生肖中的老二——牛,又成了热门的宠物,作家写牛,画家画牛,忙得不亦乐乎。
谈及绍兴画牛的艺术家,不能不提已故的钱彰武先生。
品读绍兴“牛画” 他画的牛,李可染都佩服】 他的《牧牛图》被泰国皇宫收藏,作品多次出展美、日、德、澳等国。曾任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钱彰武,他的一幅《鲁迅和闰土》在北京展出时,得到时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李可染先生高度评价:“钱彰武的牛画得比我好。”让他名噪一时。
自小爱牛
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夫人回了娘家,他想念夫人了,写下情书相催:“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一代霸主,如此款款深情,出语有趣,遂流传千古。
钱镠当上吴越霸主,定都杭州后,在绍兴为后宫佳丽们建起了后花园,西园、蓬莱阁等景点,至今犹存。
钱彰武就是钱镠的后代,他192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洋埠。钱镠受赐武肃王,钱彰武之名,即来源于此。长大后,钱彰武“漂泊”到绍兴,回到了他祖上钱镠的发家之处。
乡人开玩笑:钱彰武简直就是牛投胎。
少时,钱彰武与牛情同手足。放牛回家,舍不得与牛分开,经常睡在牛棚里,家人哭笑不得。一次,家里缺钱花,卖了一头牛。钱彰武心疼,把牛送到买主家,往柱子上一拴,流泪跑开了。走到半路,背后传来熟悉的牛叫声。回头一看,原来,牛挣脱了缰绳,跑了回来。看到血肉模糊的牛鼻子,钱彰武与牛抱头痛哭。
痴迷画牛
1955年开始,钱彰武迷上了画牛。
为了画好牛,他不断观察牛的各种姿势。有一次,他去柯桥福全的田头写生,在出门的那一瞬,忽然灵机一动,去买了一把水果糖。到目的地后,用水果糖来“贿赂”几名放牛娃,让他们牵着牛在山坡地头反复走路,他用画笔一一记录下来。这个招数,屡试不爽,让他的画牛技法大为长进。
为了了解牛的主要部位,并用最简洁生动的笔触表现,他动了一番脑筋。有一次,他去市场上买菜,看到一个牛肉摊,忙问:“是否有牛角、牛脚?”摊主说,这些东西没人买,所以从来没有拿到摊里。钱彰武一听,欣喜相告:“我就要这个。”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五元钞票,作为定金。
几天后,他终于如愿从市场里买回一对牛角、几只牛脚,十天半月把自己关在家里精心研究。牛角和牛脚时间久了,变质,臭不可闻,钱彰武却乐在其中,毫不觉知,邻居们受不了,纷纷提意见。后来,有人告诉他,用白酒浸泡,可消除臭味。他一试,果然灵验。
钱彰武把玩牛角和牛脚,可以整夜折腾,不知东方之既白。他又精研李可染的画牛技法,使自己的水平得以突飞猛进,往往寥寥几笔,纸上的牛就栩栩如生。
教人画牛
在钱彰武的住处,小小房间一度成了牛的世界:墙上贴满了以牛为主角的画,有单只的牛角、牛脚的速写稿,更多的是一头头匠心独运画成的水墨淋漓的牛,工写结合,别有韵味。这一幅幅画面上的牛,或蹲或踞,或站或卧,或江中戏水,或田间耕耘,有些画中还有童子相随。
钱彰武经常下乡写生,常去的地方是东湖与禹陵。他自言,写生给了他丰富的素材、广阔的视野,思想情怀也一次次升华。他在画儿童骑牛吹笛、老牛耕田的同时,看到了人间的纯真之情以及人民群众劳动姿态的优美。后来,他从越城的香粉弄搬到柯桥漓渚镇茅秧岭村,也跟这种写生经历相关。
钱彰武乐于传艺,家里总是集聚着向他学画的青少年,他索性在家里办起了培训班,成为绍兴书画界开办个人培训班第一人。来此学画的,不管是城里孩子还是乡下孩子,钱彰武来者不拒,一批走了,一批再来。
有时,为了让孩子们画好牛,他会请人把牛牵到院子里来,让孩子们细细观察。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常有艺术家去拜访这位老画家。有人回忆:有一大群农家小孩子,围着长条桌画画,钱彰武自己也画,时不时放下笔来指导。起先大家以为他是在办培训班赚钱,后来才知道钱老不仅不收钱,还自掏腰包管学生吃住,囊中羞涩时,就靠卖画来维持。诸如此类的事迹,不胜枚举,让人肃然起敬。(绍兴晚报 采访人员 王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