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宋社会文化,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在权力与职务上有何区别?( 三 )


观唐宋社会文化,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在权力与职务上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官员要求换官,可能只是为了享受对自己有利的人事规定,例如,文官为了避免守丧去职或届龄致仕而改换武官;相反地,欠缺文学才能的武人官僚可能会要求改换文资,以追求更高的权力与地位。为了防止官员取得不适合的职位,朝廷持续制定新的法规以限制文武转换的要求。大中祥符三年下令:“京朝官换武职、诸司使以下换文资者过试时务策三道,不习文辞者许直述其事,其换武职问以边事。”也就是开始以考试来筛选申请换官者。
大中祥符五年,朝廷进一步规定申请换为武职的文人官僚须考测其武艺。大中祥符九年之后,由于朝廷强迫文官去职为父母守丧,一些拥有年迈双亲的文官乃意图借改换武资,来规避离任守丧三年的规定。因此,朝廷于乾兴元年下令,唯有双亲皆已亡故的文官才能提出换为武职的要求。在仁宗时代,朝廷采取了更多的限制措施以阻止武官转换为文资。天圣七年规定,官位在殿直以上的武官不得换成文资。也就是说,唯有低阶武官才有机会从武资转调为文资。或许,文人精英认为,在军队长时间服务的资深武官并不适合文官文化。
观唐宋社会文化,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在权力与职务上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对于低阶武官而言,转换文资的条件也变得更为严格。除了以笔试测验文学素养外,朝廷还会调查他们的身家背景。天圣八年下诏:“三班使臣本文吏子孙,年二十五以上,许量试笔札、读律,与换文资。”也就是说,来自文臣家庭的三班使臣,在通过文书写作与法律知识的测验后,可以改换为文资。类似的规定也适用于品阶低于三班使臣,却想转调文资的武官。宝元元年,朝廷限制殿侍转换文资的资格,仅限父祖三代之内曾任文官者才可申请。
庆历三年,对下层武官换文资的限制略有放松,下令:“三班奉职以下换文资者,历官无赃罪,虽三代非文资,而有亲叔伯、兄弟见任者亦听。”将三班奉职以下的武官转换文资的资格,由直系的祖先三代须曾任文官,扩张到旁系血亲中有现任文官。总而言之,武官需要同时拥有文学才能,且与文官家庭有某种血缘联结,才能从武资换为文资。
观唐宋社会文化,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在权力与职务上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主政者将家庭背景作为申请转换文官的条件,显示了当时认为担任文官的条件之一,是与文人传统有所联结。出于这样的考量,出身文官或文人背景的武官,在文武转换上的待遇明显与职业军人有所不同。天圣四年,朝廷允许曾经参与科举考试的三班使臣申请转调为文资。至于过去从文官转换为武官者,则可以申请改回文资官,而无论其品秩高低。
结尾文人背景在武官申请转换文资的过程中极具重要性,反映出文官有意减少不同文化背景者担任文职的机会,以维持其群体之“纯净”。在各种规定的限制之下,文武官之间的转换交流日渐减少。也因为双方在沟通上受到限制,彼此间的紧张关系自然加剧。仁宗时期,文人与武人拥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信念,通过政治制度而得到强化。
观唐宋社会文化,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在权力与职务上有何区别?
文章插图
随着政府的法令规章将文武官的差别待遇制度化,双方阵营的歧异变得空前巨大,彼此之间身份的转移则被有意识地加以限制。通过政治制度,文官不仅确立了与武臣的区隔,更将双方的隔阂延续到后代子孙身上。如此一来,通过政治制度区隔文武,成为文人精英强化自身文化认同的手段,全体官僚被区分为两个具有某种敌对意识的阵营,这是分析11世纪中国政治史时不可忽视的议题。
参考文献:

  • 《仪礼》
  • 《宋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