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成高发病和常见病,这四个误区要小心
文章插图
25年前 , 王阿姨察觉喉咙有异物感 , 去医院检查得知患有甲状腺结节 。 那时候结节只有黄豆粒大小 , 对身体和正常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 她没在意 。
文章插图
近期 , 王阿姨进行全身体检时被提醒 , 甲状腺结节已发展成21mm×42mm , 需要进一步检查 。 她疑惑不已:“这20多年来没有一点感觉 , 没有任何症状 , 怎么越长越大呢?需要切除吗?”
甲状腺结节一直以来都是默默无闻的疾病 , 突然间成了高发病和常见病 , 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定期体检的意识提高 , 查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相应增多 。 该病多见于中青年人群 , 高发于30~50岁的女性 , 年龄越大 , 患病概率越高 。
像王阿姨这样相安无事多年的患者不少 , 但这个小隐患可能在身体内潜伏已久 , 不痛不痒 , 却又伺机而动 。 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医疗专业知识 , 在遇到甲状腺结节后手足无措 , 甚至产生很多误区 。
误区一:相安无事可以不治疗?警惕结节恶变!
既然结节可以和人体相安无事多年 , 那还有必要切除吗?这时候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 , 一看结节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 , 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和危害 。
甲状腺结节绝大多数为良性 , 根据性质遵循个体性差异 , 如果是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 , 可暂时不进行治疗 , 选择动态观察 。
但患者要牢记 , 根据结节情况和个体特质及时复诊 , 监测进展 , 不要等到出现恶性或严重情况时才去采取措施 , 小病酿成大病 , 为时已晚 。
总之 , 患者应遵循肿瘤诊治九字法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文章插图
误区二:结节切了一劳永逸?有些患者在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感到恐慌 , 心理压力大 , 更担心恶变 , 强烈要求医生将甲状腺切掉 。
虽然切除术是最彻底的处理方式 , 但甲状腺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 , 它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 甲状腺素与神经系统密切合作 , 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并在调节新陈代谢、体内平衡、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如果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 正常代谢将受到破坏 。
即使切除结节也可能无法根除 , 还存在再长的风险 , 反复手术对人体的损伤增大 。 临床上 , 发现结节后先进行首次评估 , 确定诊疗方案 。 如果采用随访方案 , 患者需要每年至少复诊一次 , 保持动态监控 。
误区三:结节达4cm要进行全切除手术?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结节大了就要切 , 但结节大小不是判断手术与否的绝对指标 , 4cm这个数值只是一个相对界限 , 仅供参考 。
选择是否切除的关键在于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 如果是良性病变 , 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淋巴结增大的改变 , 患者一般无需用药 , 也不用手术治疗 。 一旦诊断发现是恶性结节 , 即甲状腺癌 , 就应接受甲状腺手术 。
文章插图
误区四:甲状腺手术会影响发声?不少患者担心手术的安全性 , 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半切)和甲状腺全切术 , 在当今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下 , 术后约2天即可出院 , 2周后基本可恢复正常 。
甲状腺周围有很多重要脏器和组织 , 术中有损伤喉部神经和甲状腺周围脏器的风险 。 手术越大 , 影响因素越多 , 风险就越高 。
在手术过程中 , 因距离支配声带活动喉部神经非常近 , 可能会出现影响声带活动导致发音变化的情况 , 有一定概率造成声音嘶哑或发音改变 , 但发生概率极低 。 同时 , 医生会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 , 不必过分担忧 。
推荐阅读
- 「ITC2020」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子代神经智力发育
- 甲状腺癌的分期、分类、预后、手术方式及术前准备
- 甲状腺结节患者,如能做到这5点,可大大降低结节癌变的几率
- 甲状腺发炎,这是一个什么疾病?得了怎么办?
- 优甲乐|“优甲乐”,你吃对了吗?
- 治肺结节,一个方子有奇效
-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高难度四级手术
- 揪出”在甲状腺里“躲藏”了三年的微小癌
- 发现小结节,做个液体活检
- 最新“癌谱”丨我省这五种癌高发: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