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简朴的饮食观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晚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著名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
在《庄子》这部著作中,庄子勾勒出了圣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理想的生活境界,亦宣扬了他的饮食观念。《天运》云:“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人世间》云:“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大宗师》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思深深。”
在庄子的观念中,饮食就是要“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主张清心寡欲过一种简朴单纯的生活。“其食不甘”即不追求美味,是真人的饮食状态,宣扬了庄子简朴的饮食观,不追求珍馐美味。因为“五味浊口,使口厉爽”,过分追求美味,追求感官的刺激,会丧失人的本性,庄子提倡过一种简单纯朴的生活,以恢复人的本真状态。
《达生》篇言:“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这说明饮食要有限度,过于追求是十分危害的。老子也曾说过“圣人为腹不为目”,与庄子表达的是同一个道理,即圣人饮食只求适度,而不贪欲无度。在食物品种极为丰富的今天,这个道理依然适用,用此来规范人们的饮食是最好的。多少人从追求吃喝开始,继而追求玩乐及其他方面的享乐,身心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有益的追求而腐败堕落。饮食是一种自控能力,是一种节制。
在庄子的理想生活境界中,最高的境界莫过于《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平四海之外”。这是一种极美妙的境界,不吃五谷这些人间的农产品,追求精神上和行为上的绝对自由。这是神的境界。当然对于人来说,这样的饮食观念是不可取的。
食物,作为保持体内热量和维持人生命的基本原料,是人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动力来源。春秋后期的思想家墨翟有此论述:“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说明了食物的作用是补充人体的热量与体能。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也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养精气”的记载。而庄子笔下追求的理想的饮食境界显然只是他美好的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不具有现实意义。而那种随心所欲的绝对自由,在现实社会中对于各司其职的人们来说也只是一种理想国。
庄子讲:“人可害怕的,椎席食之间,却不知道有所节制、实在是过。”饮食欲望,一般说来容易满足,“啜菽饮水”,所费无几,即可果腹,所以人易处于快乐之中。因此讲:“大渴不要大饮,大饥不要大食”,担心血气失常,突然之间无法抢救。
善于养生的人养内,不善于养生的人养外。养内的人,恬淡脏腑,使一身之气,流行冲和,各种疾病无法发作;养外的人极力满足口腹的要求,极力要求滋味的美妙,穷尽饮食的欢乐,虽然肌肉躯体充实丰腴,容貌颜色愉悦光泽,可是酷烈之气,向内腐蚀脏腑,形神空虚了,“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 庄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庄子简朴的饮食观】庄子的饮食言论及其饮食思想,形成于2000年前的春秋时期,应该说是很难得的,非圣贤之人不可为。他的这些观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尽管有些言论在某种程度尚被一些人误解,但他们那精辟深刻闪光的饮食思想却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