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籍|历史的尘埃——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之共国( 三 )


由于上述原因 , 数千年来 , “共伯和执政”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两说并存 , 且“周公召公共同执政”的错误说法成为主流 , “共伯和执政”不为大众所知 。直至现代 , 出土了多件记载共伯和执政的西周青铜器 , 如辅师里簋、宰兽簋、克须、番匊生壶、伯大祝追鼎、晋侯苏编钟等 , 时间距共伯和执政很近 , 乃至于同期 , 内容真实无误 。
综合研究各种古籍记载和青铜器铭文 , 科学缜密考证 , 共伯和执政为历史真相 , 司马迁《史记》所写“周公召公二相行政”为误解 , 司马迁此误 , 流传永久!至今仍被误用 , 如影片《建党伟业》第八——九分钟时 , 剧中人物说:“共和是周朝的事 , 《史记》记载 , 周公召公二相行政 , 号曰共和 。”
另据共城遗址的规模 , 可佐证共伯和代行王政:共城遗址为1300多米×1200多米 , 而从隋朝开始 , 在共城遗址之内又修一500多米见方的县城 , 城墙直至1949年拆毁 。从西周到隋、唐、宋、元、明、清 , 社会经济和人口数量大为增长 , 但后代县城规模却远小于共城遗址 ,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 , 因为共伯和代行王政 , 共国地位上升 , 才建造远超后代的城池 。由此可得出 , 共伯和代行王政千真万确 , 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为误传 。
笔者浅陋认为 , 共和行政的十四年中 , 共伯和代行天子之位 , 周公、召公代代世袭封号和职位 , 辅佐天子 , 必仍然如故 , 三人“共和” , 共同处理朝政 。各种古籍记载都有片面性 , “共伯和执政”与“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两说数千年之争早可息矣!
名著典籍|历史的尘埃——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之共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共伯和代行王政的重大意义 。
共伯和代行王政十四年 , “共”治天下 , 以“和”施政 , 平定国人暴动后面临的分崩离析乱局 , 文治斐斐 , 武功赫赫 , 华夏归心 , 神州泰安 , 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
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 , 中国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 , 时间依靠传说而记 , 模糊不清 , 因此西方有“中国远古文明虚无”的观点 。自共伯和开始执政的公元前841年起 , 开始确切纪年 , 从此以后 , 中国历史资料齐全 , 时间准确 , 没有间断 , 直至今天 。
清朝末年 , 西学东渐 , 在将英语词汇“Republic”翻译成汉语时 , 最终确定以“共和”作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 , 其一是因“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国家产生以来唯一的选举最高领导人事件 , 其二是因“共和”含有共同治国、和谐相处的美好含义 。汉语“共和”即已确定 , 在称呼由公民定期选举领导人的政体时 , 都叫“共和国” , 因此 , 辉县是“共和国”汉语表达方式的发源地 。
因此 , 共伯和执政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重大意义 , 很大程度上不亚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 是新乡重要的历史文化品牌 , 是辉县市最亮的历史文化品牌 , 应大力挖掘、研究其内涵 , 创新表现方式 , 开发其价值 , 化湮没的历史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 。
六、开发共伯和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 , 名人故里开发越来越热 , 稍有历史名气者即成至宝 , 甚至对一些文学人物、负面人物也争个不休 。共伯和代行王政 , 中国历史的确切纪年 , 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 辉县已建成共城公园 , 东西大街已改名共城大道 , 中心路已改名共和路 , 共城遗址已成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 极大提升了辉县的历史文化品位和知名度、美誉度 。
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 继续创新宣传开发方法 , 如树立大型共伯和雕像为辉县标志 , 研究开发共伯和宫殿 , 推测探寻共伯和陵墓 , 宣传中华姓氏“共” “洪” “龚”源于共国 , 创作小说 , 拍摄电视剧、综合介绍片等 。
共伯和陵墓在哪里?根据中国人自古信仰的风水堪舆理论、辉县城外地形水系和古人埋葬习惯推测 , 共伯和陵墓应在辉县市的东郊 。笔者曾听高龄老人说道 , 20世纪50年代 , 固村村西还有封土堆 , 人称共伯墓 。如能考证发现 , 将会轰动全国 , 可能会有极其珍贵的文物出土 , 对研究中国历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