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奇葩命令,竟然连祖先都得罪了,一年后驾鹤西去

在古代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帝王或宗亲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就会规定在:说话的时候,不能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不能直写其名,而要用别的字来代替,这种情况俗称“避讳”。
“避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的制度,也是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产物。
 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奇葩命令,竟然连祖先都得罪了,一年后驾鹤西去
文章插图
“避讳”这一观念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有着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起源于夏商时期,《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
第二种,起源于西周时期,史书《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第三种,起源于春秋时期,宋武公名司空,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避讳之风兴起后,造成宋改司空为司城,鲁国改掉具、敖二座山名。可见,当时已有避讳之说。
从“避讳”的种类来看,主要分为“国讳”和“家讳”,其中,“国讳”最常被人提起。“避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中,不断突破古制,形成了后来完备而严苛的避讳制度。
避讳来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是,最终却成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基本性质,还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这从明朝就可以看出。
 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奇葩命令,竟然连祖先都得罪了,一年后驾鹤西去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名字都非常看重,毫不夸张地说,名字往往包含着一个家族的信息,是要被载入家谱的。所以,什么时候该叫“名”,什么时候该叫“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皇帝的名字与某个畜生同音,那么,就必须避开,否则,如果你说“杀猪”,那不就成了“杀朱”。在明朝,这是要造反的节奏,是要被杀头或发配边疆充军的。
那么,在明朝,古人是如何避开“猪”和“朱”的呢?
据文献记载,尤其是在明朝,“猪”常被“彘(zhi)”、“豕(shi)”等字所取代,这样就解决了同音的问题。当然,对于大多数明朝皇帝来说,只要不谐音就无所谓。但是,据说朱厚照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就就有点夸张了。
正德十四年,江西的宁王朱宸濠杀死了朝廷命官,图谋已久的他开始率兵犯上作乱。而朱厚照也趁机找到了借口,准备御驾亲征讨伐宁王。为了能顺利出征,朱厚照下旨:如果再有官员上奏阻止就处以极刑。明朝的大臣都领略到了朱厚照的执着,就没有再说什么,只好任其发展。
 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奇葩命令,竟然连祖先都得罪了,一年后驾鹤西去
文章插图
住在紫禁城的皇帝朱厚照,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他正打算亲自出征,去会一会这个张狂的宁王,顺便也展示一下自己的雄才武略。可是,大军挥师南下,走到半路的时候,听说有个叫王阳明的人,已经干掉了宁王,这个时候朱厚照就非常的不高兴了。
这一闹足足八个多月,王阳明早在六个月前就把宁王押到了南京,苦求皇上受俘,朱厚照一概不准。走了一阵子,他又突发奇想:要把宁王放回去再作乱,由自己亲手擒回。臣下闻之如五雷轰顶,劝谏的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后来,朱厚照转念一想,自己亲自出征本来就是为了玩,既然宁王已经被处置了,那还不如在江南玩玩。沿路的官员听说皇帝要来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就准备了许多好吃好喝好玩的进行招待。可能是因为没打仗的缘故,朱厚照一路上心情都不好。
终于,在一次晚宴上爆发了,朱厚照看了看满桌的美味佳肴,不但没有任何兴趣,还非常气愤。当他的目光转到了猪肉的时候更是大发雷霆,“猪”,不就是“朱”吗?这肉怎么能吃呢?于是,朱厚照立即颁布了“禁猪令”。
 这个皇帝下了一道奇葩命令,竟然连祖先都得罪了,一年后驾鹤西去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