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留言、关注或转发,小编真是感激不尽。导语:如果您觉得小编的文章写得还可以的话,记得右上角点关注哦偶尔看到一篇文章中写到一位名人,马未都,谈他的父亲在战场上冲锋时总是慢半拍,同他一起参军的39人到后来仅剩下他的父亲一人存活下来。由此,马未都称其父亲为智兵。该编还谈到这种智的原因。马未都的父亲马丹林,早年也是个读书人,被家里寄寓厚望。马丹林书读得不错,是邻间乡里屈指可数的“秀才”,备受尊敬和看重,也因此让本不富裕的马家一跃成为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家里重教育,马丹林也成器,这是值得称道的。读书能启人智慧,让人明理且头脑灵活,这当然是知识的重要作用。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马丹林△后来,国难当头,马丹林眼看国破家亡,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便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到了打击侵略者的队伍当中。这种爱国思想和英勇行为,值得我们大加赞扬。称其为英雄是合情合理的。马丹林毕竟是一个文人,和行伍之人或久做农活的庄稼小伙子在行动力和敏捷性上都无法相比,也因此在冲锋陷阵时会慢上半拍。后来,与他同时参军的39人中只有他活了下来。马未都也有鉴于他的父亲有文化和慢半秒,而称其为智兵。其言外之意,那已牺牲的38人则似乎是非智的。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这种说法总让我觉得如鲠在喉,心里不是滋味。马父丹林是个智慧的士兵,这一点我不否认,毕竟是有知识,敢于冲锋陷阵,值得我们尊敬。可那些牺牲了的将士就该有不智的嫌疑吗?我觉得远非如此。有人怀疑其是老兵油子,战场上溜奸耍滑,总是藏于人后。这一点,我是不太支持的。马丹林生于1926年,其上战场时已经是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1944年,那年刚刚18岁,所以压根称不上是老兵油子。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孟良崮战役,建国后长期在空军担任重要职位。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孟良崮战役△马丹林的战场生涯并不长,和那些经过了无数场战役的老兵们比起来,只不过是战场上刚刚成长起来的嫩芽,所以成活率上相对也高一些。之所以后来被选拔入空军,和他的知识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是文化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时,速度上肯定不及那些长期从事体力活的战友们。都说战场上子弹不长眼,但开枪射出子弹的人却是长着眼睛的。那些冲锋在前的人既会成为敌人的打击目标,也会成为子弹倾泻过来时的一面墙壁。这些在前面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成为牺牲率最高的一部分人了。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问题就出来了,谁冲锋在前谁就不是智兵了吗?显然战场上真正的勇士们是会极度的鄙视的。不是因为他们鲁莽不够聪明,而是所有人都知道,有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有冲锋就一定得有敢于直面危险的人。如果人人退缩怕被打中,人人都想慢半秒,恐怕就永远没有胜利可言了。战场上容不得滑头。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当然不是说马丹林是滑头,因为他是个文人,速度比不上别人,而别人也都能谅解他这一点,所以毫不计较。这种不计个人得失,应该说不惜个人牺牲的品质,在此时恰恰显得十分的伟大。军队需要有血性的人,需要有敢于牺牲的人,那些牺牲了的将士们,不仅不能被污蔑为“不智”,反而在我们这个多少年来缺少血性的民族群体中应该大大地发扬,推崇。
马未都称其父为智兵,冲锋慢半秒,39人仅存他一人
文章插图
狼牙山五壮士△对马未都的智兵之说,我觉得是不尊重那些牺牲了的英雄们。战场上谁不想活下来?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等,他们敢于去牺牲,用自己的生命开辟胜利的道路,难道他们就是莽夫、愚兵???所以我想说,慢半秒除了有战场上动脑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他本身就行动不及他人迅猛,在前面勇士们的遮挡下,他的存活机率自然就大得多。他更应该感谢那些牺牲了的先烈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