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


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文章插图
同伴关系是一个孩子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部分 , 对于孩子来说 , 朋友的存在有多重要?你家的孩子是否处在健康的同伴关系中?家长又该如何避免孩子“交友不慎”?一起来看看吧!
同伴关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能力
拥有正确的同伴关系 , 能够给孩子树立起榜样 , 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 使他们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并且获得从成人那儿得不到的一些信息 。 通过和朋友的互动 , 孩子会学会各种交朋友的方式、沟通、合作等技巧 , 使他们在未来有能力应付各种可能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
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同伴关系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合作的关系 , 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 。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 儿时对于同伴关系的处理会影响到成年后的交友 。 同伴的存在 , 可以培养孩子用他人眼光、从他人角度出发 , 来认识情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 能让孩子初步懂得和他人换位思考、具备同理心 。
给孩子提供学会自制、克制攻击行为的环境
在同伴关系中 , 孩子可以学会控制自己 , 包括克制攻击、冲动的行为 。 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 , 孩子对于各类行为问题 , 能够得到充分的试验机会和反馈结果 , 从而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
孩子交友出现问题的表现
孩子如果在与朋友交往中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 就是陷入了不良的同伴关系 , 他们实际上有可能在“友谊”的外衣下 , 被伤害、霸凌 , 或是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
①孩子在交往中一味讨好对方 , 总是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孩子交了“坏”朋友,需要干预吗?关于同伴关系,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②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断出现 , 如骂脏话、攻击他人等等;
③孩子常常被他人嘲笑、轻视、抵制;
④孩子的自信心萎靡 , 情绪出现问题 。
总的来说 , 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朋友 , 状态开始受伤多于欢喜、坏言行多于好言行 , 那么爸爸妈妈可能就需要采取行动 , 去帮孩子一把了 。
孩子交了“坏”朋友 , 是否需要干预?
偶尔无意识模仿 , 无需过于敏感
模仿是孩子通过言语、动作的重复体验来认知信息的过程 , 很多模仿行为是会自行消退的 。 如果孩子并没有频繁出现行为问题 , 比如偶尔说脏话、耍小脾气等等 , 可能就是因为TA无意识模仿学会的 , 父母不必如临大敌一般对待 , 清晰告知“这个词不可以说 , 是不好听、不文明的话”即可 。
适当干预 , 不要一味杜绝和“坏朋友”接触
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禁止小孩和个别“坏孩子”接触 , 会发现几乎难以实现 。 一是隔离孩子的朋友圈很难做到 , 小朋友之间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 , 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面;二是孩子会感到自己的“交友权”被侵犯 , 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好坏 , 会让孩子失去交友的自信心;三是孩子需要有判断健康的同伴关系的能力 , 一味想着“保护”孩子远离错误的朋友 , 只会让孩子缺乏对危险和错误的敏锐度与判断力 。
所以 , 作为父母 , 真正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判断力和自控力 , 遇到可判断的错误同伴关系 , 家长也别硬来 , 孩子在引导下 , 是有足够的智力从错误中学习的 。
怎样进行适度干预 ,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同伴关系?
实时关注孩子的交友情况
多关注孩子并和TA聊天 , 交流TA与朋友的相处情况 , 做到及时了解 , 才能进行引导和干预 。 不妨问问孩子:TA最喜欢朋友什么特点?和朋友在一起他们做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不开心的事?通过聊天 ,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孩子的交友情况 。 如果观察到孩子的状态出现问题 , 也可以问问“你最近好像经常生气 , 是和小朋友发生什么事了吗?”再引导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不对 , 想想这个朋友是不是值得继续交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