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朝素以不和亲闻名,其动机何在?不仅是为面子,更为了“里子”

和亲的本质是一种形式 , 面对的是如何解决北方游牧劫掠的问题 。而在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作用 , 不能一概而论 。更谈不上所谓的"刚"与"不刚" 。比如汉初的和亲 , 本质是汉匈对峙的结果 。汉朝初期 , 无力根除匈奴劫掠 , 而匈奴在劫掠过程中也要付出代价 , 最后就是汉朝送钱给匈奴 , 而"和亲"则就是一个形式罢了 。而到昭君出塞时 , 确实汉匈无战事 。但这也不是昭君出塞带来的 , 而是几十年的汉匈大战后 , 掠夺成性的匈奴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明白这样下去终究没有好结果 , 是全体匈奴人意志的体现 。而昭君出塞 , 正是汉朝对匈奴这种意愿的回应 。即使没有和亲这种形式 , 自然也会有其他的形式 。所以 , 从来就不存在明朝不用和亲解决问题很刚这种结论 。
明朝|明朝素以不和亲闻名,其动机何在?不仅是为面子,更为了“里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皇帝剧照
其次 , 和亲最大问题不是亲 , 是和 。明朝之所以没发生和亲的故事 , 主要是明自建立起就对周围的敌人保持绝对优势 。这优势在小冰期的天灾和文官集团的贪污勉强消耗殆尽 。如果明朝长期处于弱势 , 我认为和亲是早晚的问题 。两国开战还是不开战 , 决定因素很多 , 并不是蛮族就缺女人缺到这份儿上 , 只要给个女人就不打仗了 。和亲不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手段 , 而是化了干戈之后的合同条款 , 是两国讲和之后互相给出的条件之一 。刚与不刚 , 表现在谈条件时的态度 , 不表现在给不给公主 。
明朝|明朝素以不和亲闻名,其动机何在?不仅是为面子,更为了“里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代人物剧照
再者 , 要记住 , 明是亡于李自成的大顺 , 而不是是不是和亲和外敌入侵 。亡于内部的起义的大明 , 就是因为财政崩溃 , 因为财政缩表裁撤西北驿站的国家公务员 , 造成西北和东北同时用兵两线作战 。明朝主要是没有发展商业 , 资本主义萌芽吹的有点过 , 名不副实 。农民不能抵押和贷款 , 各地也没有商业信用 。也没有货款抵押等等一切基本的商品经济 , 经常是商人批发一批货物 , 然后大半年到一年在外地零售 。
明朝|明朝素以不和亲闻名,其动机何在?不仅是为面子,更为了“里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将军剧照
并且还经常被拖欠货款 , 整个明朝缺乏铜钱 , 根据黄仁宇资料写的 , 明朝人均铜钱拥有量跟不上经济发展 , 并且经常因为铜价比铜钱贵 。虽然不和亲 , 但是别忘了明朝王室会娶西南羁縻民族的女人充实皇宫 , 主动和中缅边境的云南土司成为亲家 , 也会让云南入宫当宦官 。你说明朝没有种族政策 , 或者种族政策不好也是不太对的 。只不过并没有用和亲这一唐朝和元、清爱用的方式 。大概唐、元、清的帝国内部都有一些高等盟友或臣服的君主 , 可以比较平等的婚配 , 虽然也一定有高下的高攀和下嫁 。
明朝|明朝素以不和亲闻名,其动机何在?不仅是为面子,更为了“里子”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朝将军剧照
在和亲这个问题上 , 唐朝是一个分界点 。唐朝出现了帝王之女和亲的例子——金城公主 。在此之前 , 和亲一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而少数民族部落凭借和亲的这一关系 , 向周遭的部落展示着他和中原王朝的良好关系 , 用来威慑其他的民族;而中原王朝通过这种方式来笼络少数民族 , 形成一定的安定局面 。这是基于中原王朝绝对强大实力的基础之上的 。但是很遗憾 , 唐朝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形成这个绝对的强大势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