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一场“明星”婚礼引发的奇案,清末名伶杨月楼与良家女韦阿宝之案( 二 )


文章插图
另一方则更多报以“同情”,对于杨月楼和韦阿宝的感情表示理解,并认为这是韦家家事,应该交由韦父决断,韦叔父及粤籍乡党公诉实属越俎代庖之举。双方虽然争执不下,但由于当时上海受新事物冲击比较大,因而民间舆论却是逐渐倒向了杨月楼一方。
按照大清律例,知县审案之后必须交由上级复核,案件数月后被报到了松江府复审,杨月楼、韦阿宝等也被押往松江府。松江知府早已通过社会舆论知道了此事,再加上杨月楼亲述屈打成招经历,因而认为县衙定的“拐盗”之罪并不成立,毕竟两人是定了婚约的,且金银财产属于聘礼,因此将此案发回重审。
眼看事件仍有转机,《申报》随即刊登了一篇《英京新报论杨月楼事》的文章,言称,“英京伦敦新报述杨月楼之案曰:上海民间风传,有势力者请于邑尊,务须将杨月楼置于死地,以雪同人之怒,且许诺之曰,若果能杀杨,则贿以二万银数”。这篇引述西方报纸的消息,等于暗示官方与粤商勾结,私相授受。如果官府真的判了杨月楼死罪,岂不等于坐实了受贿的谣言。而且,文章最后还给了官府一个台阶下,言称此消息“或系民间风传”,“想上海县尊断乎不会出此手段也”,《申报》显然是在变相向官府施压。
引发|一场“明星”婚礼引发的奇案,清末名伶杨月楼与良家女韦阿宝之案
 引发|一场“明星”婚礼引发的奇案,清末名伶杨月楼与良家女韦阿宝之案
文章插图
同治十三年(1874年)5月,《申报》刊出杨月楼在松江复审情形曰,“闻杨月楼自上海解到松江太府提审,杨磕头哀求太守伸冤。太守见而怜之,委娄县知县复审,娄县知县责其二百下,逼其不得翻供,以诱拐良家女子论罪。按例载:诱拐良家女子为妻,照例拟予军遣之罪”。也就是说,经过重审,杨月楼被充军发配新疆,而韦阿宝则被判官配(即由官方指定婚配)。
关于此案的最终结局,确实有些稀里糊涂。光绪元年(1875年)正月,因光绪帝继位,慈禧宣布为庆祝新帝登基而大赦天下,杨月楼也在被赦免之列。7月26日,《申报》也及时刊布了这则消息,说“杨月楼判处军遣罪,适恭遇恩赦,现奉臬宪(各省负责司法之按察司)核明,虽罪有应得,但可得援免之例。乃汇案转详抚宪(各省总揽行政的长官即巡抚),核准奏,专候部复到日,即可释放而予自新路矣。”
 引发|一场“明星”婚礼引发的奇案,清末名伶杨月楼与良家女韦阿宝之案
文章插图
杨月楼终因这次大赦而被释放了,依旧从事自己的梨园行当,并终成一代名伶。而事件的另一主人公韦阿宝,她命运便比较凄惨了,《申报》报道“阿宝发交普育堂择配,有一孙姓老人,年已七旬有余,至普育堂申言,无妻室,有资产,欲娶阿宝已久”。最终,在官方的主持下,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嫁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