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他因吴三桂嫉妒而被诬陷流放二十载,曾经一边监考一边指挥打仗

郝浴,字雪海,又字冰涤,号复阳。祖籍山西洪洞,自先祖郝成甫始迁至河北定州之唐城(今河北省定州市北城区唐城村)。郝浴生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农历二月初三。郝浴“少有异禀,生而机警,负异材。年十四五。即能通六籍百家之言,尤留心世务,高自期许,讲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而慕诸葛武侯,李邺侯的为人。”而且,他还熟读兵书,精研文韬武略,深通治国安邦之道,深明民为国本之理,严格修身自律,以备国家之用,入仕解救苍生之难。
郝浴年方十六岁之时,即立下“澄清斯世”的志向,曾慷慨誓言:“士君子生斯世,当作天下第一流的人,行天下第一流的事”。究其一生,郝浴的确不负年少宏伟志向,为此而终生奋斗,孜孜以学,自强不息,践行不止。尤其是银冈书院的创立,更使得郝浴的名字流传至今、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而被人铭记。如笔者曾怀郝公而诗云:“少负异材澄乱世,流官千里傲风霜。文开远塞银冈铸,万古名垂郝复阳”。
崇祯十五年(1642),这年郝浴家乡遭兵乱之灾,郝浴“避难山中,仍读书不辍,寻问义理”。崇祯十六年(1643)三月十五日,清军兵破定州,这场战役屠戮尤甚,明廷定州官绅俱殉,郝浴的妻子李氏投井尽节,两个年幼的儿子也惨遭杀害。遭此国难家仇,使郝浴极为愤恨明朝的腐朽无能,清兵的野蛮残暴,也更加痛恨这动乱的时代。他曾寄希望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可是义军攻占北京后不久,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很快就以失败告终,这令郝浴大失所望。
 指挥|他因吴三桂嫉妒而被诬陷流放二十载,曾经一边监考一边指挥打仗
文章插图
1644年,清兵入关,世祖福临即皇帝位,是为顺治帝。顺治为了完全夺取明朝天下,巩固其政权,在军事镇压,征伐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缓和民族矛盾、平舒汉人反抗情绪的政策,以使万民得安,汉人得活。郝浴经过痛定思痛,深思熟虑之后,郝浴冲破“誓为明民,不事清虏”的意识藩篱,不顾明朝遗老反对,不计个人荣辱,忧国忧民,发奋攻读,参加科举考试,发誓入朝为官,解救天下苍生,这种朴素的以民为重的情操是难能可贵的。郝浴始终把如何治理好国家作为第一等大事,可以说,这种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感,以黎民苍生为首念的做法,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顺治六年,郝浴赴京科考,文中侃侃议论国事。他的考卷颇为考官看中,得中进士。廷对的时候,面见顺治皇帝,不卑不亢,从容对答,得到了顺治皇帝的赏识。廷对后,郝浴慨然对周围同僚们说:“自吾先世遗训,必唯忠爱是嘱,今敢不以此身为天下衽席”。后期郝浴在《银冈行》中对于这次廷对回忆说:“自从束发亲灯火,弱冠登朝遂作狂。”一代名臣初显峥嵘。
起初,郝浴被任命为政冬官。在任上,郝浴即多次上书极陈利弊,他说:“治天下必先立纪纲,纪纲定而后建立开创之规模”。他认为,朝廷虽立国数载,但是仍处于混乱状态,没有一个治国的基本纲领。盲目开创,必然导致很多事情办不好,或半途而废。这是一种很不客气的批评,也是其作为言官的职责所在,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清朝刚刚入主中原不久,很多人对于满族皇帝的秉性还摸不透,都怕祸从口出,都在观望,很少有人敢于直言以谏。郝浴的这种无所顾忌,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直谏令很多大臣同僚为之担惊受怕。郝浴却毫不在乎,他认为,如因此直言而获罪,则君为昏君,宁肯丢官不作。万马齐喑,亿众惘惘之时,郝浴黑马长嘶,风骨可见一斑。
 指挥|他因吴三桂嫉妒而被诬陷流放二十载,曾经一边监考一边指挥打仗
文章插图
幸运的是,此时的顺治皇帝却很赏识他的胆识见解,对他的奏疏予以重视。不仅没有降罪,反而升任他为刑事主事,主管广东司。郝浴上任后又表现出其不平凡的才华和胆略。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后,立即上书为民请命。在奏疏中,他说:“本曹艰巨,谓服人心,必先理民命,民命活而后成尧舜”。此举很容易被视为在说皇帝不理民命,是桀纣之君。历史上曾有很多忠贤之臣,因此而惹来杀身之祸。但是顺治这位年轻的皇帝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深知满族之所以能夺取大明的天下,多依靠汉人的智谋和力量,如孔友德、洪承畴、尚可喜、耿仲明、吴三桂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