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相信很多读者朋友对于柳下惠这个名字的了解仅限于典故:“柳下惠坐怀不乱”,但对于柳下惠并无甚了解,对其“坐怀不乱”的典故也语焉不详。史书关于柳下惠生平的记载很少,所行所为散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和《孟子》等先秦古籍,其中部分记载更多的只是对他的评价。然而这并不代表柳下惠就不“出名”了,相反,不仅是其“坐怀不乱”的故事能够流传至今,就连孔子都认为他是“被遗落的贤人”,与孔子并称“孔孟”的孟子尊他为“和圣”,认为他可以成为“百世之师”。柳下惠何德何能为“百世之师”?或许看完下面几个故事,读者朋友们就能明白了。一、三受黜免,以正立身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柳下惠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罚狱讼之事,活跃于鲁国庄、闵、僖、文四朝。当时的鲁国强盛不再,公室衰微,朝政把持在大夫臧文仲等人手中。虽然官卑言轻,不过只是掌管刑罚狱讼之事的小官,但柳下惠生性耿直,不事逢迎,数次得罪权贵,前后竟然接连三次遭到黜免,就连百年后的孔子在谈及柳下惠官途不顺时还愤然道:“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当然并不是臧文仲不贤,这个人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只不过他和柳下惠、孔子的理念不合而已。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当时柳下惠在本国的仕途蹭蹬,但是在道德学问上却名誉天下,于是各国诸侯都争着以高官厚禄礼聘他,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了。时人不解,问其故,柳下惠答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在柳下惠看来,向他一样一个人终身行的端做得正,就算有他国国君赏识,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会像现在在鲁国一样被排挤下来。而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是真正为国家做事,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就是因为柳下惠是一个始终贯彻自己正道的人,以正道立身处世,忽视于功名富贵,才被孔子所推崇。二、坐怀不乱,正人君子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柳下惠最为家喻户晓的便是其“坐怀不乱”的典故了。说的是一次柳下惠走在外面,忽遇倾盆大雨,因为那地方差不多是个荒郊野岭,柳下惠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逢其时,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此躲雨,与他相对而坐,此时柳下惠年二十六,正为气血方刚的青年人,但心中对突然出现的女子并无半分歹意,仿佛女子未曾出现一般,丝纹不动。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半夜天寒,女子被冻醒,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柳下惠连忙推辞,但女子敬重柳下惠德,言明自己家中有老母,自己病倒老母便无人服侍,柳下惠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用自己的体温为其驱寒。大雨一下就是一整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没有做出半点不轨的行为,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女子醒来后见自己未被轻薄,对柳下惠不胜感激:“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柳下惠也因此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三、直道事人,政见不合
 鲁国|柳下惠:孔子眼中的“遗贤”,遵守传统道德的典范
文章插图
对于臧文仲的执政,柳下惠是不喜的,虽然因为臧文仲而使鲁国看上去强大了起来,但也引来了在柳下惠看来是可以避免的麻烦。此时正值齐桓公始霸、齐鲁力量对比悬殊,臧文仲临危受命,周旋于诸侯之间。鲁国这般活跃引起了齐国的警惕,在知道鲁国正值饥荒后,齐孝公趁机攻鲁,臧文仲问计于柳下惠,但被柳下惠斥责为“若为小而崇以怒大国,使加己乱,乱在前矣,辞其何益”,直言不讳批评臧文仲的执政行为。难道小国侍奉好大国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一方面可以看出柳下惠对于天下局势想的过于简单了,另一方面则是他直道事人的表现,但柳下惠并没有对这次齐国的入侵无动于衷,在弟弟展喜前往前线犒劳军队时向他授以方略,使得自知理亏的齐孝公退兵回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