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有一位叫宰予,口齿伶俐,能言善道,孔子起先对他的印象很好,但后来却发现他既无品德又懒惰,因而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另一个学生叫子羽,容貌丑陋,孔子起先对他的印象很不好、态度很冷淡,子羽只好黯然离去,靠着自学而成为一个著名学者,声誉很高。这两位学生后来的表现,让孔子感慨地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文章插图
人们在初次见面时,通常会依对方的容貌、穿着、言谈,形成所谓的“第一印象”,这种“第一印象”通常又会和某些特点相结合,而形成“刻板印象”,譬如眉清目秀让人觉得善良可爱,伶牙利嘴让人觉得聪明活泼等。这其实是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粗糙看法,经常出错,但却很难改变。
心理学家哈弥顿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受测者阅读二十四个句子,每个句子里都有一组配对的名词和形容词,名词是大家熟悉的几种职业:医生、会计师、推销员、空中小姐、图书馆管理员、餐厅小妹;形容词则是有钱的、要求完美的、深思的、胆小的、热忱的、多话的、严肃的、迷人的、忙碌的、大声的等。形容词和名词随意搭配,但出现的次数都一样。在受测者阅读完所有的句子后,哈弥顿问他们觉得哪种配对出现的比较多?结果发现,大家认为出现最多的组合是:有钱的医生、多话的推销员、迷人的空中小姐、严肃的图书管理员、大声的餐厅小妹等。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大家认为出现最多的组合,就是我们对各种职业的刻板印象。譬如社会普遍认为医生是有钱的、推销员是多话的,“有钱的医生”和“多话的推销员”这种组合就会被认为出现比较多次,而“大声的医生”、“胆小的推销员”等不符合刻板印象的搭配就都被忽略、抹煞了。
刻板印象难以改变,因为多数人都根据它们将人分类,形成认知架构(譬如容貌丑陋者邪恶、伶牙利嘴者聪明),为了维持心理平衡感和自尊心,事后即倾向于“否定”不符合该架构的资料。孔子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但他能欣然放弃自己对宰予和子羽的刻板印象,承认自己看错人,并以此来警示大家,这是他比一般人高明的地方。
(睿雪摘自《新侨报》)
推荐阅读
- 红楼梦里,贾琏为什么老喜欢地位低下的女人这样分析你可赞同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早就知道,他已经飞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 孙悟空为什么那么强原因是有两大神通,只是很少使用
- “为什么没人收孙悟空当坐骑?”哈哈哈怕被毛扎可还行?
- 天蓬元帅掌管8万水兵,为什么配不上一个嫦娥?
- 李白为什么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 曹植为什么会怀才不遇?才高八斗的确不假,醉酒误事也是真
- 寇准作为一代名相,为什么结局却这么凄凉
- 为什么一定要读《地藏经》四位高僧大德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