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千百年来,诗人们笔下的齐鲁文化风貌如何?看齐鲁的“古诗词画像”( 三 )


诗歌最能打动人心和塑造灵魂。通过诗歌对故乡山水风景、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的描写和歌咏,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山水、民情、人物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很多诗歌一直是活的,在民间的口头相授中。有的平民诗人,写自己的村子的情况,这种诗词太珍贵了,是绝无仅有的资料。虽然诗歌是形象化的作品,但通过这个窗口,能让我们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王志民说。
诗言志。“从诗歌中,我们还看到历史上山东人的文化面貌,看到他们的精气神,为我们提供丰富、直接的文化营养。”王志民说,“这次的整理对于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基础。现在有的地方,为了旅游开发,重修不少建筑,但有些缺乏依据,甚至无中生有造假。通过这次总汇,在文人诗歌中,能更细致地认识当时面貌,提供多角度的参考,为修复提供依据。”
在古今中国,县域是最接地气的文化层面,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的地方文化建设具有更广泛、更根本的意义和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文化建设当中,多地对于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的地方文化缺少认知。有人会觉得是身在此山中,茫然无所知,从而使乡情、乡愁失去了根系。
“《总汇》的编辑是以县级为基本单位,从古代典籍方志、谱牒碑刻中广泛地收集、分类、编辑。通过这些诗歌作品的描写、歌咏,重现和聚合了一个地方的文化风景,让读者找到自己的乡愁,也为以县域为单位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基础性文献。”王志民说。
越是本地产生的文化,越有认同和归属感。“我现在已经在想,在‘十四五’期间,做一些普及化的工作,比如精选诗歌总汇里面作品,进行注释、鉴赏、分析,让老百姓能看懂;包括让这些诗歌走进课堂,进一步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等。”王志民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