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三 )


契约精神与信任关系是欧洲社会能够形成以团结为核心的共同合力的原因,相比之下,东方社会只能依靠血缘关系才能维护信任关系,最终带来的是一种社会群落的分崩离析。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上阵父子兵”,这种文化传承衍生出强大的关系网效应,导致了中国社会始终受到诚信失守与契约丧失这一痼疾的摧残与袭扰。作家毕飞宇在评点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时候,就指出,这个小说的情节结构得以成立的关键,就是契约精神。小说里的女主人公能够用一生的辛劳,去赏付一夜风光的代价,正是这个社会有着坚守契约的传统,而正是这个关键点,是我们中国社会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对这个小说的理解,只能从讽刺虚荣、歌颂劳动这些言不及义的角度去讨论小说。这一点,正可以看出,东西方的文化历史积淀所导致的我们精神储备的差异。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文章插图
再往前推演,《麦克尼尔全球史》书中在踢开欧洲文明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陈述我们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在当时它们存在的世界上,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独占人类文化的风头与峰巅。
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它们都属于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地理概念:“旧大陆网络体系”。“它涵盖了欧亚大陆和北非的绝大部分地域。”(P3)。这些文明之间在欧亚大陆这一片广大地域中,产生了广泛的互动式的影响。作者认为,前三个文明,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大都市网络”,而中华文明,则形成了“欧亚大陆上的第二个大都市网络体系”(P55)。而作者特别在书中,强调对应于西亚巴比伦王国的苏美尔城市,认为这一文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中国,也在商代“卷入到一个以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为中心的巨大的政治——军事漩涡之中。”(P73)。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中,作者条理分明地把世界历史当成了一个始终在互动中不断吸取、不断磨合、不断渗透的过程,从最初欧亚大陆出现的古老文明,到这个文明催生出的欧洲文明,再到欧洲文明之足,踩着地理大开发的节奏,奔向美洲大陆,把全世界的文明网罗到一个前后关联、相互关涉的巨大的网络之中,使我们看到,历史上的每一个局部的蝴蝶的翅膀,都能够在全球的范围内,掀起一场破天荒的强劲趋势。世界文明就这样环环相扣地紧联在一起,甚至难以分辨出哪一个环节是不重要的。作者在阐述欧洲文明复苏的时候,指出“对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以及阿拉伯人的注释进行系统翻译,为欧洲人带来了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般的广博知识。”(P199)。可以看出,作者肯定了欧洲文明的知识源头,正是阿拉伯文化。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文章插图
通观《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它始终关注的是世界文明的交互作用,而对历史的具体细节却未作过详的概述,如果用一句相应的中国书来对应它,我想,可能用张星烺先生主编的《中国交通史料汇编》中的“交通”差可比拟。《麦克尼尔全球史》谈的是世界文明的相交联、相互通的关系。它用以证明的是,人类的历史,从来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的进程中相互影响的。任何脱离掉全球的影响,都会自绝于人类。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太平洋的岛国上,那些登陆的岛民们在经过几代之后,便忘记了祖先的记忆,而固步自封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类,当有一天西方人上岛后,他们才如梦初醒,但已经无力抗衡世界的发展。书中提及一个有趣而又可怕的现象,就是越是封闭空间狭小的地方,越导致迟滞落后。欧洲文明也曾经是世界上落后的地域,但它们在开放地吸取其它文明的精华之后,一飞登天,而同样我们熟知的是,中华文明也曾经昏睡百年,但一旦开始了与世界的沟通与互联,中华文明便实现了自我的重启之旅,人类拥有一个共同的地球,应该共享文明的交互的创造成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