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二 )


1450年,被《麦克尼尔全球史》作为一个历史的重要节点,显然是合理、合适且合情的。
毫无疑问,这是任何一个历史学家都能够看到的一点。这一点,正是麦克尼尔的成名作《西方的兴起》所着重讨论与回答的问题。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文章插图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然而,再往前回溯,《麦克尼尔全球史》的作者确定了公元一千年为一个重要的节点。这就是书中的第五章,也就是在“大航海时代”前出现的一章。但在这一章里,欧洲人的地位就相当尴尬了,在全球性的网络中,欧洲还处于蛮荒的边缘地带。作者为此写道:“公元1000年时,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还是乡村——只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当时基督教文明的中心在东方,一位以君士坦丁堡为帝都,操希腊语的罗马皇帝,同东正教教会相配合,统治着庞大的拜占庭帝国。500年之后,这个帝国却被更加强大的、处于不断扩张之中的奥斯曼国家所取代。”(P186)
那么,欧洲为何在这之后的五百年里取得神速的发展?作者提前性地在这一段中进行了分析:“因此及至1500年,西欧人业已从其拜占庭和穆斯林邻居处学到了许多重要知识,甚至还从遥远的中国输入了一系列同样重要的先进技术。简而言之,从旧大陆网络体系中那些他们所欠缺的各种观念、物品和实践经验的流通交往中,西欧人在财富和力量上所获取的收益最大。这对1500年以后美洲和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P138)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文章插图
我们注意到作者的用词:欧洲文明从其它文明那里,“收益最大”,而之后,把其它的文明融入到自我体内的欧洲文明,又对世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最”与“决定性”,可以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欧洲文明的开放性,正是在这种全盘尽收又能够发展创新的欧洲文明,才使得西方文明在近代全球史中一直居于支配性地位也就是中心地位。
那么,欧洲文明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超越了它之前所吸收了的文明?作者在讨论这种全球的网络体系中,必定要对此加以阐述,而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部分,因为,我们中国人必定会想搞明白的是,为什么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其它民族高雅、技术没有其它民族先进(P189)的欧洲人能够弯道超越?
作者认为,与东方的严格控制经济与社会相比,西欧显得更为自由,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作者强调:“欧洲城市的自治状态与中国那种城市人口虽多但却从属于国家政权牢固控制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伊斯兰世界的城市精英们所享有的自由状态则处于欧洲同中国这两种状态之间。”(P191)。
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比较了世界的当今的三大文明的特点所在,这三大文明分别是以中华文明代表的东亚文明,以欧洲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以伊斯兰文化为代表的中亚文明。而至为关键的是,一个开放的、能够自发的变革的文明才能获得不断进步与再生。
 全球|《麦克尼尔全球史》:共有一个地球,也应共享全部文明
文章插图
而与此同时,作者在指出欧洲城市之间的契约关系,也是其能够奠定一种内在凝聚力的精神维度。作者指出中国、穆斯林社会更注重家族关系,而欧洲人从一开始就“比较容易对市民伙伴予以信任”(P192),看起来,中国的家族企业传统,看似有其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心理因循,但是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家族企业恰恰蕴含着一种巨大的文化的弊端。作者认为:“超越血亲关系限制、彼此保持信任合作的这些原则,的确使欧洲市民们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坚定地恪守与非常值得信赖的人们所达成的各种关于工作、收益的分配规则。”(P19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