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杂谈三:夏在何方?( 二 )


依据《潜夫论·志氏姓》、《列子》、《山海经》《大荒西经》、《左传·成公十三年》、《国语·晋语四》、《国语·齐语》等典籍分析,认为不仅黄帝后裔白狄在陕北地区活动,黄帝部族的直接后裔周人,也都在陕北活动。
 早期|杂谈三:夏在何方?
文章插图
神木石峁遗址鸟瞰 渭南日报采访人员雷沛摄
此外,内蒙古师范大学曹建恩教授带领其考古团队,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浑河北岸的一处台地上,发现一座距今约4300年至4000年的史前时期城址——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这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城址。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占地138万平方米,跟石峁古城相似,也是由内城和外城构成,拥有较为完备的瓮城、城门、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城内房址、窖穴、墓葬、台基等各类遗迹保存较好,具有极为重要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价值。“这一瓮城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向前推进了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说,此遗址瓮城、壕沟、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代表了这一时期等级最高、防御体系最为完备的城防系统,这个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早期“国家”概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黄帝族的早期遗迹
下图我国历年来的考古遗址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龙山时代后期,石城全部分布在河套地区东北角,石峁古城是其人口南移的,右上是纳西族认定的远祖所在地凉城县,再右上是商都县。看到商都县地名位置,这是否先商从黄帝族分化出去的初始之地?
老虎山文化遗址就在凉城县,考古学界认为入侵陶寺的应该就是这批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在《围子的中国史》写道:“在阿善文化晚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岱海、黄旗海到河套地区兴起了“老虎山文化”,年代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段到龙山时代后期之初,绝对年代或可上朔至公元前2500年。其后,老虎山文化扩展到了包括陕北、晋中北和冀西北在内的北方地区的大部。总体上看,这类文化遗存的重心有逐渐南移的趋势。”
看来,纳西族记忆中的黑白之战(凉城、岱海、老虎山),符合以上考古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在文章中提到石城遗址延伸至吕梁山段的黄河东面,结合上段加粗文字所述的区域,正好符合老虎山文化入侵陶寺!
 早期|杂谈三:夏在何方?
文章插图
红圈内是龙山文化后期石城遗址
考古事实表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气候趋于干冷导致局部环境恶化,导致人群大规模迁徙。与气侯变化有关的人口南下与北上,在几万年的历史中,应该发生过多次。
我原来推测一万年以内第一次大洪水约在六千年前,它导致黄河下游的仰韶文化消失,人口北撤后随着气温的改善又南移了。第二次大洪水之后就是传说的大禹治水时期。黄帝战赤蚩的传说,应该就是两支不同族群在黄河下游争夺地盘的故事。
上图红圈部分最有可能是黄帝族的初期位置,夏朝时人口移到陕北、甘南,再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夏末周先人自窜入戎狄之间,经过庆阳到达宝鸡。我在《炎黄故里传说》一文讲到,宝鸡炎帝故里、天水清水县黄帝故里,是文字与考古能追溯到的的最早地点,那个黄帝故里传说应是周初及秦汉时期的祭祀地,黄帝时期应该处在河套地区偏东南。
目前,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等专家认为石峁遗址城遗址是黄帝后裔所建。依此可推测他们从上图红圈部分向南发展,所以大夏、大原正是夏代所处区域。商先人有可能从商都县位置向东,沿太行东侧迁到黄河下游,这更有可能是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现在只知道,夏人东进到晋南被商灭,商人向东南扩张时,后方空虚被周灭。
我们只有放弃当今的思维定势,才有利于揭示历史真相。今人研究文章与网文中,对楚国疆域、先秦地名或人物故里的说法,简直是一团浆糊,睁眼说瞎话的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按以上线索,华夏揭秘指日可待,可当今的现状是:古籍、考古遗迹、人骨都有,基因类型随时可测。就是没人往这方面深入探索,主要是不愿给当代人打脸,也过不了思维定势这一关。大家都接受不了“原始华夏跟大部分国人的祖先无关”。其实看看夏商地图就知道,面积不到今天国土的十分之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