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生“敬”,才能尽忠。他都不敬你,他怎么可能尽忠呢?他打心底里面就瞧不上你,看不上你,他怎么会一心一意,为这个社会团体,甚至单位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呢?
因为“君”是一个团体的代表,“君”他代表的是这个团体,那你想一想看,一个下属他对他的领导,他都觉得无所谓,或者觉得我比你强,那怎么可能对这个团体尽心尽力呢?不可能。
所以真正的忠诚之人,不管这个领导是什么样子,他在你这里工作,他一定会打心底里面恭敬你。认同你,他才会恭敬你;他不认同你,他不会恭敬你。所以有了这份“敬”,他就不敢萌生起“菲薄念”,“菲薄”就是轻视、鄙贱、鄙视。
你看以前篡位的一些大臣,他为什么敢篡位、敢谋反?他就是觉得,我不比你差,你不比我强,你做得很好,我也能做得很好,所以他才会生起这些念头,敢这么做。
所以,一定是生起恭敬心,要看到领导英明的一面,你才会常常不敢生轻视的念头。只要有轻视的念头就不忠;恭敬心生起来,这是真正的“忠敬”,尽忠。我们常常讲“尽忠职守”,那个“尽”也还有这个“敬”在里面的意思,尊敬自己的领导,甚至是尊敬自己这一份事业,尊敬自己的工作。
经文
《韩诗外传》曰:“忠之道有三:以道覆君而事之曰大忠,以德调君而辅之曰次忠,以是谏非而救之曰下忠。”《说苑》曰:“从命利君曰顺,从命病君曰谀;逆命病君曰乱,逆命利君曰忠。”
讲解
“《韩诗外传》曰:‘忠之道有三’”,这里举的是西汉韩婴先生,他编辑的《韩诗外传》。这里面有讲道,“尽忠”有三种,称为“大忠”“次忠”“下忠”,说明“尽忠”分为三个等级。
“以道覆君而事之曰大忠”,“以道覆君”是让你的领导,他自己能明白天道,明白大道,从而他自己能够做出比较合理的安邦治国的决策。这是讲让君王自身能明白天道,然后做出合理的决策来治国安邦,这个称为“大忠”。你看这个人尽忠了,但是一点都不留痕迹,所有的英明决策全是君主做的,这个是“大忠”,尽忠没有留下任何尽忠的美名和迹象。
“以德调君而辅之曰次忠”,以自己的德行来辅佐君王,提升君王的德行,这个叫作“次忠”。让国君,让领导人,他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提升,这个也是“忠”。
“以是谏非而救之曰下忠”,这个是指君王,甚至是领导,他做错事情了,及时提出谏言补救,让君王及时地来匡救、弥补这个过错。用正确的道理来劝谏领导,劝谏君王,让他及时补救过错、过失,这个叫“下忠”。
所以最好的,是能够让君王、君主,甚至领导,他能明白大道,他自己明白,他知道如何来治理。最其次的,就是犯了错误以后,要及时地补救。如果犯了错误连补救都不补救,那这就没有尽忠了。
“《说苑》曰:‘从命利君曰顺,从命病君曰谀;逆命病君曰乱,逆命利君曰忠。’”这是用《说苑》里面的一段,来给我们解释,什么叫“顺”“谀”“乱”“忠”。《说苑》是西汉刘向所编著的一本书,里面有很多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里面讲的就是,顺从君王的命令,或者是没有顺从君王的命令,这两个事项,会产生四种状况。
第一种是顺从,“从命利君曰顺”,就是你听从了君王的命令,听从了领导的命令,那这个命令对国家也好,对君主也好,甚至是对单位也好,都有“利”,这个叫“顺”。就是讲言听计从,言听计从,你对单位、国家、社会、百姓都有利,这个叫“顺”。
那如果说你“从命病君曰谀”,你听从了这个命令,君王下达的命令,领导下达的命令,但是这个命令是对百姓有害的,甚至是对员工,或者是对客户有害的,那这个就叫作“谀”。“谀”就是奉承的意思,阿谀奉承。
所以听从命令、顺从命令,你得看从哪个方面来看,有时候不是说光听从、都听从就是好的。不然我们要说,尊敬领导人,然后什么都听从,那也麻烦。领导有时候他的一些想法、做法,可能有欠妥的地方,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你也听了;那光听了,没有去思考。那可能表面上你是顺从,但是可能会陷领导于不义,这个我们都要去考虑到。
推荐阅读
- 此人是梁山第三十二条好汉,地位比燕青还高,却有三点不如武大郎
- 天津市木斋中学第三十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
- 作文素材:董卿《中国诗词大会》1-5季开场白和结束语汇编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是什么意思?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
- 高校科幻校园新星巡展系列第三十八期:朱慧清
- 高校科幻校园新星巡展系列第三十六期:胡晓诗
- 《易经》六十四卦由阴阳爻组成,读《易经》需要先理解“阴阳”
- 复习|期末复习:7-9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名著阅读汇编,背熟方可1分不丢!
- 感悟|伟大的毛选著作读书笔记学习感悟精华心得分享(第三十期)
- 原创|【原创作品推荐】第三十七期王宝玥作品《下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