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蔡京创下3个世界第一( 三 )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我怎么会知道天下的情况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时,使用比较的方法,往往富有说服力。在春秋后期的老子,就知道教育人们使用这种方法去提高自己的方方面面,去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这实在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所以,学习《道德经》,有利于提高我们对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认识。
四、蔡京三个世界第一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兴化军仙游县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据《·蔡京传》记载,蔡京登第后,“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斑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成为了新鲜事物创造者之一。
《宋史》说,崇宁元年(1102)五月庚午,降复太子太保司马光为正议大夫,太师文彦博为太子太保,余各以差夺官……丙子, 诏元祐诸臣各已削秩,自今无所复问,言者亦勿辄言……庚辰, 以许将为门下侍郎,温益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蔡京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赵挺之为尚书右丞。(《徽宗本纪》)
从1070年得中进士,到宣和二年(1120)致仕,在漫长的五十年间,蔡京和他的同事们努力奋斗,创造了许多个世界第一,让宋朝经济文化大发展,名列世界最前列。所以,蔡京创造新鲜事物功绩值得肯定。
《道德经》五十四章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这一章认为,优良传统及其规章制度的坚持与继承,对于促进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崇宁比熙宁,担子更加重,意义更加重大。在这时做宰相,蔡京更加重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关爱新鲜事物,所以,恤民政策成为先行者,成为了蔡京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第一。
据《宋史》卷一百七十八,志第一百三十一记载,在宋徽宗做皇帝以前,恤民政策在京城已经出现。“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 以廪老疾孤穷丐,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熙宁二年(1069),京师雪寒,诏:“老幼贫疾无依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外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
又说,“崇宁初,蔡京当国,(在全国各地)置居养院、安济坊。给常平米,厚至数倍”。三年(1104)又置漏泽园。“初,神宗诏曰:‘封府界僧寺 旅寄棺柩,贫不能葬,令畿县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顷,听人安厝,命僧主之。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与紫衣;有紫衣,与师号,更使领事三年,愿复领者听之。’”至是,蔡京推广为园,置 籍,瘗人并深三尺,毋令暴露,监司巡历检察。安济坊亦募僧人主 持,负责给人医病。规定三年医愈千人,赐紫衣、祠部牒各一道, 实行物质奖励。医者人给手历,以书所治瘗人,岁终考其数为殿。
而且,福利面广,诸城、砦、镇、市户及千以上有知监者,依各县增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依丐者, 许送近便居养院,给钱米救济。贫孤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听读, 其衣襴于常平头子钱内给造,仍免入斋之用。遗弃小儿,顾人乳养, 仍听宫观、寺院养为童行。
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是宋徽宗三大恤民政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
首先,三大恤民政策出台说明,蔡京精通历史,注意学习和研 究历史经验,做到古为今用。由于措施得当,制度严明,易于操作, 所以,不会流于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蔡京辅国所以业绩大,是因为他是一个经过 32 年考验的政治家。1070 年,蔡京得中进士;1102 年,出任宰相,这是历史的选择。他刚刚上任,就把三大恤民政策 这一灿烂的政治思想之花贡献出来,让丰硕的经济之果在神州大地 到处盛开。和前人相比,他们也知道这是爱民工程,但是却怕花钱, 宋徽宗则是有魄力 ,不怕花钱,爱民工程先上去。效果呢?这次变法进行了四年,效果尚好,《宋史》称之为“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有富国强兵之气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