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无数先民智慧,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生活水平不及今天,但他们总能通过不断地发明创造改进,让文明传承发展。我们今天觉得不起眼的细节,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比如,老祖宗为何规定16两为1斤,筷子长度7寸6分?炎黄子孙都应该了解。
文章插图
古代的度量衡与现代有差异,但任何时代人们都能认识到,统一度量衡会比较方便生活,所以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就采取了这种做法。现在的1斤等同于10两,但我们依然常常把“半斤八两”这个词挂在嘴边,因为以前的1斤等于16两,由此影响了汉语文化。
其实,对比之下我们能发现,十进制绝对比十六进制更容易使用,至于先人规定16两为1斤,与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传说他们认为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刚好16星,应用到度量衡上,等于顺应自然星象,因为人的生活与天上星象息息相关。
文章插图
天上的星宿对应着人的时运,这些星辰也在天上看着人世间的一切,做生意的人不能缺斤少两,若缺一两,福星减福;若缺二两,禄星减禄;若缺三两,寿星减寿。劳动人民的观念比较朴素,相信善恶自有天理昭彰,相信奸诈之徒终有报应,这种文化特色反映到了方方面面。
【 筷子|老祖宗为何规定16两为1斤,筷子长度7寸6分炎黄子孙应该了解】至于筷子长度7寸6分,是对应了人的特殊性,人有七情六欲,人与动物有明显区别,人会使用工具(包括筷子)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所以筷子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大禹治水露宿野外,烧熟了兽肉赶时间要吃,无奈那肉实在太烫无法用手去抓。
文章插图
于是大禹折下两根木头,试着将那肉夹起来吃。这种传说并没有依据,但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为了方便吃熟食发明筷子,是符合规律、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那时还没有文字,所以这个过程未能被详细记录下来。不过,筷子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有了丰富人文内涵。
筷子在古代有许多别称,如“梜”、“箸”,《礼记》中说“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箸”这个称呼比较文雅,文人写作或者官方记载常用,虽然明代民间有了“快儿”的叫法,但官方是不太推崇的,《康熙字典》就只承认“箸”不承认“筷”。
文章插图
筷子的形制也有讲究,并不是方方正正的两根木头就能称“筷子”,须一头粗、一头细,一头方,一头圆,暗合“天圆地方”的自然哲学。而太极阴阳知识在筷子上也有体现,太极为一,阴阳为二,一一成二,合二为一,所以筷子要叫“一双筷子”,而不是“两根筷子”。
文章插图
筷子的文明史源远流长,远比刀叉丰富。刀叉并不是西方文明的特产,早在战国时代甚至更早的3、4000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叉子进食,但后来更方便快捷的筷子几乎“独霸”了餐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会听到使用筷子的不少禁忌,其中的世情智慧,值得细细品味。
推荐阅读
- 镇元子连如来也不怕,为何观音降临五庄观,镇元子吓得当场起立
-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原因是背不动
- 封神演义被度化到西方的孔宣在800年后到底为何要吞了如来佛祖
- 宝玉梦中大喊:不要金玉良缘,只要木石姻缘,宝钗听完为何怔住了
- 西游中龙族的身份地位为何如此之低?看看泾河龙王自己说了啥?
- 老祖宗“女人当家,房倒屋塌”,下半句更精华,可惜鲜有人知
- 他是天界大神,与太上老君齐名,为何最后却沦落到给雷音寺看大门
- 悟空为何定要打死白骨精?哪怕会被唐僧念咒,火眼金睛发现一秘密
- 牛家村为何被戏称为宇宙中心?射雕里的大神几乎都来过
- 俗语“人怕腊月生,又怕腊月死”,为何这么说,有啥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