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五 )


2008年6月7日,安徽省六安市申报的大别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7。
徽州民歌
 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文章插图
徽州民歌,安徽省徽州地区的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徽州民歌起源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黟、休宁、祁门四县,流传于古徽州范围内的绩溪、旌德、石台等县和邻省部分地区。徽州民歌是在先民的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最早出现的为劳动号子。除此以外,徽州民歌还包括山歌、小调、歌舞及部分佛教、道教歌曲。
徽州民歌最早起源于隋朝末年,其“滚声”唱法-——“哈哈腔”盛传在元、明两朝。明朝戏曲在各地兴起,明朝中期徽州民歌哈哈腔被吸进徽戏、青阳腔等地方戏曲中。明朝徽商盛行全国,哈哈腔随徽商的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徽商歌迷、戏迷们把徽州的民歌、徽戏被融入渗透在其它戏剧的唱腔中,成为南北方多种戏曲演唱、表演的特色招数。
徽州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民俗、童谣、歌舞等。徽州民歌从地域上来分,有歙县民歌、绩溪民歌、休宁民歌、黟县民歌和祁门民歌等,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歌、生活民歌、劳动民歌、爱情民歌、时政民歌和游戏民歌等。
徽州民歌“滚声——哈哈腔”古时徽州方言音韵称“花花腔”,也称“笑笑腔”,在古代官话中称之为“哈哈腔”。顾名思义,当时官话流传为“滚声——哈哈腔”。这种唱腔要求演唱者嗓音高亢、明亮、甜美、纯净,气息流畅 奔放。
徽州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当地人习惯称其为“喊号子”,如歙县民歌中的抬杠号子、锯板号子,整首只有“咿呀嗬咳”四个字,音乐个性粗犷豪迈、坚定有力,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山歌的歌词常带有即兴创作成分,音乐节奏相对自由,音调悠长,多使用自由延长音。
徽州民歌代表作品有《十二月花》《十绣鞋》《夫妻怨》《牧牛花鼓》《牧牛山歌》《磨米磨麦》《种麦歌》《四季歌》《猜谜对歌》《小石桥》《哭轿》《接房》《敬酒》《交杯》《撤帐》等。
徽州民歌作为徽州文化的产物,徽州民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可以为徽州社会历史、民俗及地域文化的发掘探讨提供鲜活的例证。徽州民歌是自宋代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从中可以真切地认识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婚姻、生活、教育、是非和审美观念,是认识徽州民间社会和人生的一把钥匙。徽州民歌在安徽境内广泛流传,徽州民歌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形象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2008年6月,徽州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78。
信阳民歌
 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
文章插图
信阳民歌是起源于河南省信阳市的传统民歌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信阳民歌其悠久的历史,据相关专家考证,信阳民歌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具有了多层次的文化底蕴,同时融入了楚、吴越等多时期文化。宋元时期的戏曲、曲艺兴起为信阳的民歌民舞打上了戏曲化烙印,明清之际,信阳民间乐班遍地开花,“高烛夜呼庐,一唱百十应”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清末民初兴盛期。推翻封建帝制以后,信阳民歌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束缚,逐渐兴起,广泛流传。
原始的信阳民歌源于劳动生产、祭祀等各种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信阳民歌也越来越丰富。信阳民歌融入了楚、吴越等多时期文化,又受到南北不同文化熏陶。同时信阳民歌题材广泛,将历代的社会生活内容都涵盖在内,风格鲜明,影响深远。信阳民歌主要包括小调和劳动歌曲两大类型,其中小调、情歌多为无伴奏即兴演唱;灯歌、会歌往往以管弦或打击乐伴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