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7日,五河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Ⅱ-76。
大别山民歌
文章插图
大别山民歌,流行于安徽省六安市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大别山地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汇地带,具有独特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文化区位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使大别山区的民风民俗及民间音乐艺术都带有汉、吴、荆楚的风韵,形成了三种风格共存互动与兼容并蓄的特点。这里的民间音乐既有中原的厚重,也有吴越的清秀,同时兼具荆楚的浪漫,形成了大量的反映社会历史和民风民俗的民间歌曲。
大别山民歌由上古时期的部落民谣发展演变而来,其曲调高亢洒脱,颇能体现出山歌的粗犷与豪放之感,同时还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调、秧歌等婉转悠扬的曲调,使得旋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
大别山民歌在音阶方面以七声音阶为主,旋律跳进较多,四度、五度、七度、八度的大跳都屡见不鲜,多闪板起唱,音乐风格粗犷、铿锵有力;大别山南边的是浪漫华丽的荆楚文化,其民歌在音阶方面以五声、六声音阶常见,同时常用#5作为风格音出现,常用最简单的素材创造出最动听的音调,代表就是该区域的民歌“三声腔”,旋律级进多跳进少,常以顶板起唱而腰逗词起唱于头眼的唱腔形式,音乐风格刚柔相济;位于大别山东边的吴越文化,五声音阶的民歌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旋律以级进为主要形式,几乎都是顶板起唱,闪板起唱十分罕见,音乐风格清新优美、婉转动听。由于大别山地处于这三种文化的边缘交汇地带,该区域的民间歌曲不可避免的受到三种文化的影响,除拥有自身民间音乐的本质属性以外,历史上长期的文化融合,使大别山民歌更具特色。这些特色表现在:音阶方面,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兼而有之;旋法方面,跳进级进兼而有之;起唱方式,顶板、闪板起唱兼而有之;音乐风格方面,既有引吭高歌、铿锵有力的唱腔,也有低回婉转、轻声曼唱的抒情音调,还有充满无限想象的浪漫乐思。
大别山民歌曲式结构大多短小,最为常见的是一段式结构。歌词结构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七言五句体山歌,一首山歌为五句,每句有七字,最后一句是点睛之句,也是整首山歌的中心句。
【 汉族|国家级非遗之汉族民歌(二)!】大别山民歌的演唱形式也很丰富,主要有单唱、对唱,还有一领众唱等。其中单唱是指采用清唱的演唱形式,大多是在山上独自吟唱;对唱即一唱一回,男女情歌对唱较为常见。对唱的内容之间需要有一定联系,有一定的对称关系;而一领众唱的形式演唱者最多,常用于“洞房歌”、“打夯歌”和“建梁歌”等。
大别山民歌还有一种特殊唱法,以大别山民歌《对山歌》为例,“你知汉口(欧欧欧)几条街……”用手指点喉咙发出颤音。也有一些高腔山歌中间加入吟诵,突出演唱歌词,如六安民歌《铁打的心肠也软了》。
大别山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括《挣颈红》《慢赶牛》《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
大别山民歌在发展中汲取了通过水路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的艺术因素,同时又不失自身的山歌特色。它通过历代不断的传唱记录了一些社会发展的历史印迹和地方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较高的社会历史与民间艺术研究价值。
大别山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悠久的人文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别山民歌表现在文学价值上是民歌的传统品格之显影,无论是个人、集体或是宏观视角下的民歌内容,它都将大别山区的传统内蕴发展到了极致,进而延伸出更广泛而深刻的社会价值。研究大别山民歌的文学价值不仅对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对实践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亦有重要价值。
推荐阅读
- 对话非遗人:赫哲族传统服饰
- 非遗年画进社区 传统文化迎新年
- 凉州区永昌镇:非遗传承从培养“娃娃徒弟”开始
- 【非遗五进】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 【节目预告】让昆曲回归松江让非遗绽放光彩
- 向阳生长--陀乐乐团的非遗世界音乐之路
- 剪红纸,迎新春,天元中学举办非遗剪纸活动
- 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
- 操明花:传承非遗文化 唱响徽州民歌
- 在浙南产业集聚区:遇见非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