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静笃君按:艺术家希望能够远离当下,于是他们在内心转向了古典时代,那是一个与当下完全相异的理想化的古代。
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有这样一群青年艺术家,他们大都是二零、三零后,活跃于1847年至1863年之间的欧洲画坛,其作品大都取景于想象中的古希腊、古罗马场景。在西方艺术史上,这群艺术家被称为“新希腊人”或“庞贝画家”。但并不是所有古典主义时代的知识精英都将古罗马视为国家的理想形态或社会生活的完美模式,他们当中也有人将古罗马视为因奢靡享乐之风盛行而迅速转衰的淫邪世界。法国学院派代表画家杰洛姆(Jean-Léon Gér?me,1824-1904)就在其代表作《角斗士》(1872)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斥着粗鄙野蛮过度暴力的古罗马: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文章插图
▲ 油画《角斗士(Pollice verso“拇指向下”)》(1872)
法国学院派画家杰洛姆 作
现藏于菲尼克斯艺术博物馆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十年后,1882年,杰洛姆再次将我们的视线置身于古罗马竞技场,只不过这一次,画家用饥饿的雄狮代替了胜利的角斗士。在这幅《基督殉道者最后的祈祷》中,画家描绘了罗马群众围观处决基督徒,在画家笔下,这几乎成了嗜血暴民的一个娱乐项目: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文章插图
▲ 油画《基督殉道者最后的祈祷》(1882)
法国学院派画家杰洛姆 作
现藏于巴尔的摩沃尔特艺术博物馆
又过了二十年,1902年,杰洛姆再次创作了一幅以古罗马竞技场为背景的作品《大猫回笼》: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文章插图
▲ 油画《大猫回笼》(1902)
法国学院派画家杰洛姆 作
现藏于乌克兰东西方艺术博物馆
在上面这幅画上,杰洛姆为我们描绘了发生在“基督殉道者最后祈祷”之后的情景:完成“处决任务”之后,吃得筋疲力尽的大猫们被驱赶回地下室监牢。“演出”结束了,看台上的观众几已走光,没有人留下来等待彩蛋。竞技场上血迹斑斑,残骸四散,基督殉道者们烧焦的尸体还挂在十字架上,冒着烟。
在完成《大猫回笼》两年之后,杰洛姆就去世了,这是他绘画生涯中最后一幅以古罗马竞技场为背景的作品。面对杰洛姆的“斗兽场系列”画作,观者不只是“目击”了嗜血暴力的古罗马世界,更能感同身受,意识到自己又何尝不是身处于一个“以屠宰同类为乐”的群氓社会呢?类似的题材,法国历史主义和东方主义画家罗什格罗斯(Georges-Antoine Rochegrosse,1859-1938)在他的画作《暴君维特里乌斯被暴民拖过罗马街道示众》(1882)中表现得更加直接: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文章插图
▲ 油画《暴君维特里乌斯被暴民拖过罗马街道示众》(1882)
法国画家罗什格罗斯 作
现藏于鲁昂美术馆
这幅作品在1882年的巴黎沙龙中展出。这一次被嗜血暴民虐毙的就不只是可悲的角斗士或者被迫害的基督徒了,而是罗马皇帝维特里乌斯自己。维特里乌斯(Aulus Vitellius)在位仅仅八个月,他是公元69年——即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四帝之年”——中登基的第三位皇帝。此时距尼禄火烧罗马城并嫁祸于基督徒刚刚过去不过五年。
 画家杰洛姆|《与艺术沾边·672》大猫回笼
文章插图
▲《维特里乌斯像》
现藏于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据传,成长于美丽的卡普里岛的维特里乌斯是靠谄媚尼禄上位的。卡普里岛的“蓝洞”(Grotta Azzurra)并没能让他变得心地善良纯净。和尼禄一样,维特里乌斯在罗马史官笔下也妥妥的是个暴君。他肆行暴虐,饕餮成性,连祭祀神的供品都不放过,而且会处决任何一位胆敢褒贬他的人。这个人神共忿的暴君最终被暴民千刀万剐之后扔进了台伯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