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字画|他为何是元代“能画者第一”——山水诗画与元代多民族文化认同( 二 )


在元代中后期流传着一个芦花被的故事 , 也与元代士人的山水隐逸相关 ,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贯云石 。贯云石在元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名 , 如同“酸斋”名号在曲坛的声望一样 , “芦花道人”的名号也广为人知 , 后一名号便取自“芦花被”的故事 。庐陵欧阳玄在撰写贯云石的神道碑时记载到:“尝过梁山泺 , 见渔父织芦花絮为被 , 爱之 , 欲以绸易被 。渔父见其以贵易贱 , 异其为人 , 阳曰:‘君欲吾被 , 当更赋诗 。’公援笔立成 , 竟持被往 。诗传人间 , 号‘芦花道人’ 。公至钱唐 , 因以自号 。”(《圭斋文集》卷九)与高克恭一样 , 贯云石也是一位对山水林泉充满向往的民族诗人 。他的祖父在平宋过程中为元廷立下赫赫战功 , 而他却对这种可以世袭的荣誉毫不吝惜 , 在将爵位让给自己的兄弟后 , 他退而与朋友徜徉于山水之间 , 终日唱和 , 浩然忘归 。云石自称“宦情素薄” , 在其第二次辞官归隐之际 , 他乘船游历了山东的梁山泺 。在船上 , 他忽然注意到渔夫的一席芦花被 , 甚是喜欢 , 便提出以绸缎来交换 。渔夫感觉这个儒雅的年轻人非同一般 , 就提出以诗歌来交换这芦花被 。云石立刻挥笔赋诗 , 赠诗易被 , 后来就自号“芦花道人” 。这个故事显示出贯云石不计名利、萧散淡泊的文人个性 。他的赠诗也流露着留情自然、放浪山水的清雅之趣 。诗云:“采得芦花不涴尘 , 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 , 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 , 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 , 欸乃声中别有春 。”(《芦花被》 , 《元诗选》二集卷七)
贯云石这首因山水而得名的《芦花被》 , 在元人乃至明清诗人中产生大量的追和作品 。追和的原因 , 就在于这首诗引起了士人群体的共鸣 , 无论是沉沦下僚的失意才子 , 还是念念归去的庙堂之士 , 甚或隐逸山林的方外之客 , 当他们在传颂这样一首充满天真之趣的作品时 , 对作者的洒落与淡泊应该充满了敬意 。庐陵张昱《题贯酸斋芦花被诗后》写道:“风流满纸龙蛇字 , 传遍梁山是此诗 。”(《张光弼诗集》卷六)金陵谢宗可《芦花被》写道:“软铺香絮清无比 , 醉压晴霜夜不融 。”(《元诗选》初集卷四十二)更有意思的是 , 好事人直接将贯云石的这首诗绘成了诗意图 , 此图在元末明初受到文人的广泛题咏 。元末画家王冕有题《芦花道人换被图》 , 诗曾云:“高昌野人见几早 , 发须不待秋风老 。脱身放浪烟水间 , 富贵功名尽除扫 。”(《竹斋集卷下》)对这种潇洒的文人风致表达了由衷的欣赏 。据明初瞿佑记载 , 另有一幅诗意图由钱塘人邱彦能收藏 , 画卷题诗者有贡师泰、吴子立、吴敬夫等人 。由元入明的吴敬夫对这幅画在朝代鼎革之际的流传与题咏感慨万千 , 题诗写道:“高情已落沧洲外 , 旧梦犹迷白鸟边 。展卷不知时世换 , 水光山色故依然 。”(《芦花被》 , 《归田诗话》下卷)尽管时代变了 , 但这阅尽世事沧桑的自然山水没有变 , 承载着山水的诗人情怀也没有变 。山水诗画 , 在这里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其志”的隐逸情怀 , 这种情怀穿透了时空的隔阂 , 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 成为打动不同群体的万古之情 , 并将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联结在一起 。
对于多民族交融背景下的元代社会 , 山水诗画凭借人类共有的生态意识与诗性思维 , 加深了民族间的交往与了解 , 并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了解这种文艺现象 , 对今天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无借鉴意义 。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8日 16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