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与交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侬智高,为何将起义的矛头指向了宋朝( 三 )


随后,狄青采用疑兵之计,一方面按兵不动,以休军整顿为名,调集十天军粮;另一方面,派大军连夜翻过天险昆仑关,在归仁铺列阵以待,与侬军一决雌雄。麻痹大意的侬智高失去昆仑关屏障,不得不与宋军展开正面交战,狄青以骑兵为先锋,左右交击,大败侬军,斩首两千二百余人,活捉五百余人,包括谋士黄师宓、心腹侬志忠在内的伪官五十七人悉数被擒。侬智高败退邕州并纵火逃遁,潜入大理国境内,最后不知所踪。
迟明,(狄)青按兵入城,获金帛巨万,杂畜数千,招复老壮七千二百尝为贼所俘胁者,慰遣使归。枭师宓等首於邕州城下,得尸五千三百四十一,筑京观於城北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四》
狄青追击至邕州,斩获首级五千三百四十一具,在城北筑成京观,以震慑当地部族。斩黄师宓等伪官,将首级悬挂城头示众。查获金帛巨万,牛马数千,解救被裹挟者七千二百余人,令其复业。历时将近一年的侬智高起义,就此落下帷幕。
侬氏反叛交阯固然是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残酷剥削,致使境内百姓怨声载道,同时也跟侬氏势力坐大,野心膨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交阯发兵讨逆,诛杀侬全福及其子等,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因而与侬智高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可侬智高反叛后,却把矛头指向了宋朝,而不是有早有旧怨的交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交阯国弱民穷,远不如地大物博的宋朝汉唐时期,交阯一直是中国领土,中原王朝在此设立三郡,置郡守安民。开宝元年(968年),在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同一年,丁部领平定十二使君,统一交趾,割据自立,由此成为宋朝藩属国。交阯境内多为山地、高原,不适合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地大物博的大宋相提并论。
 宋朝|与交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侬智高,为何将起义的矛头指向了宋朝
文章插图
因此,侬智高称帝自立,只是名义上让交阯感到难堪,实际上却从未有过侵占其领土的打算。交阯数次派兵讨伐,侬智高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便躲,却从未主动发兵围攻交阯。在他看来,国弱民穷的交阯不值得侵占,他想依附宋朝,与交阯抗衡,以报当年的杀父之仇,继而形成割据势力,称霸西南,如同割据西北的西夏政权,形成并立之势。
二、谋士黄师宓、黄玮兄弟的精心策划
黄师宓和黄玮是广州进士,需要指出的是,宋朝的进士只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考的是诗赋。宋代考取进士后需要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来复核和评定名次,没有通过殿试的进士便失去了为官资格。黄氏兄弟虽为进士,却没有在朝为官,估计很可能是没能通过殿试,于是跑到广源州经商。
科场失意的读书人满怀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一旦得到机会便会全力全意投入其中。侬智高也是科场不第的失意者,他在广源境内发现了黄氏兄弟并予以重用,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尽情施展。黄氏兄弟精心策划出先据邕州,再攻广州,继而北上荆湖,迫使宋朝遣使和议的战略构想。侬智高对此深以为然,于是按照黄氏兄弟的计划,起兵作乱。
三、宋朝屡拒其归附,所招致的报复
 宋朝|与交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侬智高,为何将起义的矛头指向了宋朝
文章插图
侬智高屡屡提出归附请求,宋朝对此持正反两种态度。广南西路转运使萧固认为,应该授予其官职,让他对抗交阯。然而,朝中大臣担心由此引发外交争议,而且也不能确保侬氏不再内犯。萧固认为蛮人见利而动,很难确保授予官职后不再内犯,但侬氏宜抚不宜剿,若能使他与交阯抗衡,则可保我边境安宁。最终,宋仁宗搁置了萧固的建议,考虑到西夏割据自立的原委,遂严词拒绝了侬智高的归附请求。
结语
侬智高本质上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他利用宋朝对西南地区统治较为薄弱的劣势,企图依附宋朝,对抗交阯,称霸西南,割据自立。侬氏与交阯的不共戴天之仇,于他来说只是一个用于反叛的借口,事实上却从未将起义的矛头指向仇敌,而是始终觊觎富庶无比的宋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