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文章插图
未谈之前,先谈谈西皮、二黄两种调门的弓法。因为它们各有其代表的感情,因而也就需要用不同的弓法。西皮适宜表现人物的激昂喜悦;二黄则沉郁悲凉(这仅是一般概念,不能作为定论)。据此,西皮的用弓要紧而强,多用一弓一字的弓,这样会显得有力;二黄的用弓要平和稳健,音出来要扎实,可用一弓两字的长弓,显得庄重。反二黄的拉法基本与二黄相似。
谈到托腔,我以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与演员的“气口”顿挫相投,进而能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方能算妙。过去常以琴音脆亮为佳,但这样往往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由于过分的响亮而淹没了演员的唱腔,变成了喧宾夺主。好的京胡应该跟随唱腔的情绪,需强则强,该弱则弱,紧紧的包着唱腔,顺畅、和谐地发展。
托腔中最好少添花字,多添了会搞乱演员的情绪。腔儿太空的地方,可以补上,然而不能补的太满,要让它露出板头来。假如演员对板头摸不着,就会有无处张口的困难。
【 老生|京胡伴奏中“老生”和“青衣”的区别】下面谈谈老生唱腔的托法。一般说,托老生是随腔的。仔细的研究一下,并不尽然。从梅雨田老先生说的一句话去想,也是如此。梅老曾说:“拉老生戏,如果完全是随腔,那不变成三弦拉戏了吗?”这句话也说明了托老生唱腔并不完全是随腔。确实也是如此。早年在托老生的快板时,是有着和弦的因素存在着,除去快板,在一板三眼里也常出现唱腔单,而伴奏用花字,这也就形成了和弦的关系。因此说托老生唱腔时,倘遇简洁的唱腔就可用繁密的花字去伴奏,尽是随腔伴奏就单调了。可是这些地方是从无规定的,要靠琴师自己掌握,这是伴奏老生唱腔应注意的地方。
说起伴奏青衣,我想从青衣演员学梅派谈起。
曾有些演员说:“我学梅派,在吐字、行腔上,下了很大功夫,可就是不像”。首先,我认为梅先生的唱、做技巧,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要想三年五载短时间达到他的水平,是不切实际的。除此之外,就是伴奏问题了。京剧的唱腔和伴奏,犹如鱼水的关系,鱼离水不能生存,唱腔是不能脱离伴奏的。托青衣,最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了“小垫头”,悠长的青衣唱腔里,如果缺了“小垫头”,或“小垫头”托得不合适,那会显得很不协调。
所谓京胡与唱腔“针齐相投”,大多是指的“小垫头”要托得到扣而言。从技巧上看,“小垫头”也是不容易拉。“小垫头”占的板位,有的半眼或半板或一眼的都有,多属于快速、连弓、快字。但无论怎样快,决不能超出原板位,音还要干净准确,这就需要非常强的节奏观念了。其次便是弓法和指法技巧要纯熟,稍有快慢,唱腔会因之而乱套,它比一个长过门难。长过门在进行中稍有走板时,可以弥补上。夹杂在唱腔中的“小垫头”,错半眼就会影响整个唱腔。这是应值得十分注意的一件事。
文章插图
其次便是京胡与二胡如何伴奏的问题。我跟梅先生操琴时,我与王少卿先生“二胡”决不是两把琴从头到尾的齐奏伴随唱腔的。一般的是京胡多随腔进行,而二胡在某些地方加强旋律性,类似一种合奏形式,使得伴奏疏密匀称、不呆板。这样伴奏,最应注意的是,唱腔不能受二胡的花字影响把“垫头”当成唱腔唱出来,应该各有其独立性。这样配合在一起,就比较好听。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
推荐阅读
- 几个老生的嗓音谈:“假如实在需要个轨范的话,就学叔岩没错”
- 京胡走上舞台中央 展现传统拉弦乐器魅力
- 王闻原版伴奏: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如果云知道 最浪漫的事!
- 名家|说戏从农村孩子到传奇老生,京剧名家杜镇杰的“破”与“立”
- 胡夏|纯伴奏:胡夏 结 李琦 守护你 林俊杰 银杏童声合唱团 爱与希望
- 传统唱法|如何掌握京剧的发声法?京剧老生中嗓子好的为何不多?
- 感谢|殷秀梅 魏松 感谢祖国感谢党 伴奏
- 中拉|京胡伴奏中拉“花”的好,还是拉“单”的好?
- 传承|当今“第一女老生”,被批评假借传承京剧之名四处捞金?
- 唐朝|从唐朝传入日本的“春节”,当地人是怎么过的?和中国真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