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万发金:简评张继炼中篇小说《牧人》的创作

原创作者:万发金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简评张继炼中篇小说《牧人》的创作
大雪节气的当晚,在一盏柔和灯光的陪伴下,带着一份久违的期盼,我摊开一本《陕北》杂志,认真拜读我盟知名作家、评论家、文化学者张继炼先生的中篇新作《牧人》。
已经是后半夜,困意萦绕。我小睡不久,也许是夜晚簌簌的落雪惊扰了我,也许是小说主人公多舛的命运和曲折的故事牵动着我,我继续在柔和灯光的陪伴下读起了《牧人》。小说主人公“父亲”的生活经历就像是一幅崭新的画卷在我面前慢慢打开,至凌晨近3点左右,才轻轻合上书页。而小说主人公鲜活的形象丝丝绕绕起伏在我的心中。
《牧人》这篇小说成功刻画了“父亲”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作者从生活在那个时代最底层社会中挖掘出“父亲”这一人物形象,集中笔墨刻画了“父亲”从少年到成年的一段经历。稍有历史记忆的人们都难以忘记,上世纪三四年代到五六年代,在我国大西北一个非常广泛的地域内,由于匪患、战乱、灾荒等等一些自然和非自然因素,多次发生人口大规模迁移的悲壮现象。而作家刻画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就是这样人口大规模迁徙时期的一个艺术塑造。所以,这一人物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独特个体,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在他身上和心上烙印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印痕。
在人物形象塑造中,作家通过对主人公大量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了“父亲”的成长历程,尤其让读者看到了父亲成长环境的艰辛,这在父亲逃难的路途中的笔墨最为经典。革命导师马克思有句名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托尔斯泰说:“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投射出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分析这一人物形象,不能够脱离那个时代的特殊环境。正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小说主人公“父亲”从一个少年逃难者,经历了一系列辗转迁徙的辛苦,经历了吃苦耐劳的磨练,终于立足孟根草原,成长为大漠草原上远近闻名的“羊把式”。“羊把式”这个称谓是对父亲前期人生经历的集中概括,而在他迈进了成年人门槛时候,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家庭,繁衍子嗣,让血脉得到了延续,并最终赢得了牧场主人的由衷赞誉。正是这片广袤的草原养育了父亲,也造就了父亲,铸造了父亲憨厚、聪明、勤劳、坚毅的性格特征。本文把“父亲”这一形象放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上,透过这一形象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如果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理解,父亲这一形象也是民族“脊梁”的体现。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这样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小说《牧人》中,父亲以他“满头苦干”和“拼命硬干”,坚挺地走出了艰辛与苦难,走出了一路风雨。这一人物身上体现着我们民族“脊梁”,体现着阿拉善地域特有的“骆驼”精神。这一形象也在告诉人们,社会在不断进步,生活在不断走向美好,珍惜当下生活和热爱这个时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读悟到的。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这句话道出了美的事物是能给人的精神以愉悦的。我在读这一人物形象时候,心理上涌现出无限复杂的情感。随着主人公命运的起伏变化,我的内心也为之或伤感或喜悦。因为,我的父亲的人生轨迹和小说主人公如出一辙。我的父亲于上世纪三四年代,由于躲避抓壮丁只身流落到阿拉善,也是寄住在一户蒙古族牧羊人家,开始了牧区的放牧生活,凭着诚实、勤快、辛劳,成为了地地道道的牧羊人。我作为一名60后,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牧羊人家庭的孩子,放着羊群吃着羊肉喝着羊奶长大的。对作家写在作品中的牧人生活再熟悉不过。这就是为什么能够在夜灯下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牧羊》这一中篇小说的缘由。“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它“唤起”了我埋藏在心中的感觉,是一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