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苏东坡:看尽人生却坦荡达观,仕途和做人成败之因皆孤傲( 二 )


 王安石|苏东坡:看尽人生却坦荡达观,仕途和做人成败之因皆孤傲
文章插图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如果苏轼真有发挥的空间,是否能在政坛上大放异彩。而要在政坛大放异彩,除了协调关系之外,最关键之处当在用人。看苏轼言行还有不屑于党争的孤傲做派,让他协调关系貌似勉为其难,可要论看人眼光,苏轼其实高出师兄王安石不少。就在新党主持改革,势力正盛,王安石最威风的时候,苏轼就毫不避讳的指出,王安石用人有问题。在他身边,出现了无数趋炎附势的小人,这群依附于他,进而获取仕途之路的人,少有真心变法,多有认准新贵借力上位之徒。其中翘楚,非吕惠卿莫属。这吕惠卿原本一籍籍无名之小县令,因为善于经营,成了王安石的弟子和亲密战友。就此被王安石一路提拔,从小小县令直入宰辅高位,变法最高潮时刻,号称“护法善神”。这评价不可谓不高,可小人嘴脸趋炎附势之相,却在变法失败,王安石罢相之后原形毕露。王安石从宰相高位跌落之后,最刺耳,最下做的攻击就出自吕惠卿之手。
 王安石|苏东坡:看尽人生却坦荡达观,仕途和做人成败之因皆孤傲
文章插图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时,他得志猖狂,一力排除异己,只要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无论旧党元老还是曾经的新党同僚,都公然打击,随后又用人唯亲,重用胞弟,借施新法之名行搜刮聚敛之事。王安石复起之后,他唯恐王安石争权柄,用出最下做的打小报告手法,让王安石二次被罢相。当他悠然对皇帝说:王安石当年写给自己信中,有“勿使上知”字样时,王安石的仕途就被注定了。一个不知真实与否的小报告,如同在帝王心中埋下一根针,有了这根针,王安石还会好吗?不知王安石在被最亲密战友背叛时,是否想起师弟苏东坡的忠告:始于知己,共为欺君,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言犹在耳,行历在目!这即是小人和君子之别,也是用人之别。王安石骨子里还是喜欢听话的人,无主见听命的人,而苏东坡,却深知盲从的人,都有小心思,也许这就是奴才和人才的区别吧。
 王安石|苏东坡:看尽人生却坦荡达观,仕途和做人成败之因皆孤傲
文章插图
不屑于盲从,不屑于听命,坚持己见的苏轼,面对近在眼前的仕途契机,选择了放弃,却让无数小人登堂入室,成了宰辅。按理说,如果在哪个时刻,他做了不同选择,如何会有仕途的不顺?当时无数人都言语,苏轼应该是天然的新党成员,就连王安石也如此认为,可苏轼偏偏做出了不同选择。这不同选择,根源就在激进和保守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政见不同。在苏轼看来,师兄王安石的变法,出发点虽好,却多有不妥之处,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连用人方面也成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本就紧张的朝堂氛围,两个亲密无间的是兄弟,即便私人关系依旧,可政治关系却已然破裂。由此,才有了王安石的判断:苏东坡不是我的人这判断就注定了苏轼,在王安石主政时候的出局结局。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另一条道,苏轼想过吗?既然和王安石政见不同,是否和司马光政见相似?于是,司马光也来拉拢苏轼了,他们抱着极大的期望,希望苏轼能成为旧党成员,可是他们也失望了。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即便政治立场鲜明,却不屑于结党的人物,他是保守派为真,但却不愿加入党争的漩涡中去。宁愿不偏不倚,也不愿左右争锋,最后结局必定不能独善其身。果不其然,个性和孤傲成了苏轼仕途的绊脚石。
 王安石|苏东坡:看尽人生却坦荡达观,仕途和做人成败之因皆孤傲
文章插图
一个即不属新党,又不属旧党,却闻名天下的大才子,无疑是党争的阻碍,也成了双方的眼中钉。于是一场不谋而合的政治构陷出现了。公元1079年,新党中的一些人开始对着苏轼的诗词大做文章,随后策动御史台弹劾,一群人鼓噪后,苏轼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牢狱之灾,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在新党成员别有用心的曲解之下,苏轼的无数诗词都成了攻击朝政,攻击新法,甚至讽刺圣上的言语。苏轼诗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他们说这是反对农田水利法。苏轼诗说: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们说这是讽刺皇帝不知用人,攻击陛下。由此可见,这文字狱不仅盛行于大清,早在大宋就有了点影。捕风捉影不过如此,唯一可惜的是,主政的宋神宗并不糊涂,他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吟桧,何预朕事!可一巴掌打空的新党小人如何会善罢甘休?为了让这个眼中钉滚蛋,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弹劾,宋神宗也只能下令御史台进行查问。开了口子当然要落井下石,苏轼就此从湖州太守任上银铛入狱,进而被关押审问了一百多天。最后还是王安石于心不忍说了句: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话保住了苏轼的命,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就此远离了政治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