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笔法以“快”为主,这个特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过。所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右军用笔,体现出一个“快”字。学习二王笔法的元人赵松雪能够“日书万言而精气不衰”,可谓深得右军阃奥。
文章插图
“右军潇洒更清真,落笔奔腾思入神”,王羲之书法,为什么写的快?这跟他的运笔时使用力量的方法有很大关系。书法创作以力为主,卫夫人说过“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汉语中的不少与书法有关的成语如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等,也都和笔力相关。虽然说书法中的“力”不完全是指使力方法,但是它显然和使力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文章插图
若从使力方法的角度来探讨,无论书法还是游泳,亦或是滑冰、拖地、骑自行车等行动都涉及到使用力量的方法,它们都可以视为一种运动。无论是哪项运动,使力方法运用得益。方能让这些运动曲尽其妙。
文章插图
对于王羲之的使力方法,有书法家将其概括为“一拓直下”。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下笔即走”!王羲之的书法特点以快为主,掌握好下笔即走,才能够很好的发挥这种快使力特点,创造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字体。这种使用力量的方法,与滑冰颇为相似,一定要找好发力点,学会发力借力,才能更省力且矫健地运笔如飞。
文章插图
为此,有两个要点需要特点注意:
第一,“下笔即走”:掌握快与慢的辩证关系。
所谓的快,也不是一味加速度运行,完全地讲究快。它也需要快中有慢,快慢结合,书法家沈尹默曾以走路为喻来概括这种快与慢之间的关系。沈尹默说:笔毫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人行路时必然一起一落;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锋提起来,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提’各‘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著,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脚才踏下,便须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动作,不得停止。”笔锋下落找发力点借势发力之时,就要适当慢一点。
文章插图
唐代书法家韩方明也说过快慢之间的辩证关系。韩方明说:“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捷,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授笔要说》)正如人们常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运笔时不会慢也往往也就不会快!有“天下第一妙腕”之称的唐人孙过庭深明其理,他说:“留不常迟,遣不恒疾。”(《书谱》)“留”即驻笔,看似要慢,然而又得慢中有快,即“留不常迟”;“遣”即行笔,看似要快,然而又得快中有慢,即“遣不恒疾”。苏东坡评价米芾的书法“风樯快马,沉着痛快”,可谓深味觉越“沉着”越“痛快”之理。
文章插图
究其要点来讲,王羲之的书法,还是要以快为主,所谓的慢,也就是处理好发力点与行笔之间的这个关系,如滑冰一样,一触即走,“下笔即走”,这样才能够实现快。走就是跑的意思,王羲之的书法写字如跑步,能在静穆中显出一种动态感,孕育出勃勃生机,才能达到一种潇洒风流的境界。
文章插图
第二,“下笔即转”:掌握好中锋与侧锋之间的辩证关系。
推荐阅读
- 大隐隐于市!农民小伙的毛笔字告示,字迹洒脱有宋意,笔法精湛
- 5部少儿文学好书,让阳光与自信陪伴孩子每天,满满成长正能量
- 王羲之失传真迹露面了,据传此作被埋在武则天墓中,如今重现人间
- 300年来书法家排名,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被誉为“王羲之在世”
- 王羲之儿子有多蠢敌人攻城他求神,60岁妻子杀敌,感动敌人!
- 胥怀星(天河):怀念书圣王羲之
- 他被称为明代“王羲之”,也是“馆阁体”祖师爷!
- 王羲之 集圣教序书法春联,养眼
- 没文化有多可怕看看关羽和张飞的下场差异,学好诗词真的太重要!
- 书法字画|这些名家都学王羲之的字,为何面貌却不相同?陈忠康博士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