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少师——杨士奇,明代前期著名的阁臣,入阁四十余年,担任首辅二十余年,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数朝,为当时内阁“三杨”之首,亦是当世闻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杨士奇
但凡了解一些明史的朋友,对杨士奇这个名字绝不陌生。这位服侍过明初五位君主的老臣,在明清两代都颇受好评。但一个人终究是复杂的矛盾体,抛开他身上的种种光环,杨士奇也是一个优缺共存的人。
家贫而不堕,寄下而不薄
杨士奇是江西泰和县人。很多文章说杨士奇自幼家贫,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但杨士奇仍然坚持刻苦读书,以致后来终于进入仕途。这段描述说对也对,但多少有些误导舆论的嫌疑,似乎要为我们呈现一个底层学子通过自己努力,终成栋梁的励志故事。
杨士奇的家乡,有着极盛的学风。杨士奇的祖上,是出过进士的,所以严格来说他家算书香世家。即便是杨士奇的父亲,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化学者,以教学为业,家中藏书颇厚。所以杨士奇家虽然不算是富甲一方,但起码勉强有小康的标准。只是杨士奇父亲逝世后,家里的确陷入了困境,生活水平大不如前。
文章插图
明代市井
母亲是改嫁了,当时的杨士奇大概三四岁的样子。但不要小看了杨士奇的母亲陈氏。陈氏的娘家其实也是当地有名望的望族,陈氏的伯父就是明初著名的大学者陈谟,如果不清楚这个人大家可以去查一下他的资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杨士奇父亲逝世后,陈氏依旧非常注重杨士奇的学业,甚至不惜卖了家中仅剩的老母鸡为儿子换书;同时我们也能理解了,为什么陈氏带着杨士奇能够轻松改嫁,且杨士奇的继父后来还做到了德安府同知。
很多人会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杨士奇在继父家,偷偷做了神主牌位来祭祀杨家先主这个故事,以此来说明杨士奇不忘本。也因为这件事,杨士奇的继父恢复了杨士奇的“杨”姓,并觉得孺子可教,大力培养杨士奇。
文章插图
明代官员
这个故事是没什么问题,但讲这个故事的人刻意隐去了很多细节。
第一,杨士奇母亲改嫁的时候,杨士奇的年纪不超过六岁。这么小的年纪,对生父的很多事情其实是印象模糊的。甚至说如果好好教导,杨士奇以后在认知上是能够认同继父家族的;
第二,杨士奇之所以造神主牌位祭祀,是因为继父家不允许杨士奇去祭拜继父一族的先祖。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杨士奇终究算是外姓旁人。
所以杨士奇感受到了失落,于是母亲告诉了杨士奇是杨家人这个事实,故而杨士奇偷偷造了神主牌位祭祀。
文章插图
祭祀场景
第三,按照当时泰和的风俗,改嫁女子带前夫孩子过去,孩子改姓继父之姓是很正常的,对于杨士奇并没有丝毫的侮辱或者轻怠意味。甚至杨士奇当时在继父的帮助下,已经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学校开始启蒙教育。
所以通过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知道,杨士奇自己要认祖这件事,是机缘巧合之下发生的,并不是一个四五岁孩子发于对亲生先祖的认知而刻意去祭拜。同时杨士奇的继父对杨士奇照顾有加,并且一直都在尽力培养他。
但不论继父如何照顾,杨士奇的幼年生活终究是在寄人篱下的日子中度过。更何况继父后来因受牵连丢官罢职,所以杨士奇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如何看人眼色行事。这个不是缺点,而是生活环境磨练的生存技能。而这项特质,无疑为以后杨士奇混迹朝堂,提供了诸多助益。
文章插图
故宫
推荐阅读
- 《鹿鼎记》中的海大富,隐忍且忠肝义胆之人,真实身份并非太监
- 人人都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经典,但鲜为人知
- 世界上最矮的人,身高堪比婴儿,和世界最高之人站在一起会怎样?
- 梅兰芳和情人分手,情人直言再嫁之人不比你差,数年后嫁杜月笙!
- 他是梁山上最可恶之人,自毁前程还要害兄弟落草,最后果真遭报应
- 晁盖是被宋江所杀唯此人看穿真相,却成为结局最好之人!
- 梁山最讲义气的6个人,被同一人杀死,帮他们报仇的却是不义之人
- 阳痿,肝经被“冻住”了!一张方子,温暖肝经,通达阳气,请学习
- 梁山上有6个不义之人,他们本该被处死,宋江却选择包庇他们
- 武松杀了不少无辜之人,却因为一时疏忽,放走了一位女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