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其实有过两次科举的经历,但是都落败了。当然,这个不是说杨士奇能力不行,很大程度上和当时泰和流行研究《易经》有关。再者从洪武六年到洪武十五年这个期间,朱元璋是停止了科举取士的。
后来杨士奇就开始了游学和做老师,期间磕磕绊绊,一直到了他三十七岁那年。
以建文顺势,以永乐乘势
杨士奇三十七岁时,建文帝要找人修《太祖实录》,有人便推荐了以史才出名的杨士奇。按理说这个事情是官方的政治任务,怎么会从民间找人来修?有人就说,那是因为朱元璋杀的人太多,文官集团都不愿意帮他说话。朝廷没法子,只能从民间选人。
这个说法你听听就好了,因为完全是在胡扯。但杨士奇能够进入翰林院当撰官,也是有一定的机缘在里面。
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大量重用南方世族文人,提升文官集团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打压大明的开国功勋集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南方文官开始得到重用。这可以算是建文帝当时推行的用人基调。
而推荐杨士奇去修史的人叫王叔英。洪武时期最高也就做到了县令,建文年进入了翰林院。而王叔英是浙江黄岩人,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至交,叫方孝孺。
所以有这层关系在,我们可以知道杨士奇能够进入翰林院,说到底还是迎合了建文帝要建立自己嫡系班底,重用南方文人的政治趋势。
杨士奇也是当时为数不多没有走科举路线而入朝为官的南方文人。
文章插图
明代官员
紧接着,就是鼎鼎有名的“靖难之役”了。朱棣打进南京城之后,杨士奇是属于当时第一批向朱棣“归附”的建文旧臣。
我这里没有埋怨杨士奇其心不忠的意思,只是多少会有些好奇。毕竟方孝孺,王叔英等人,最后都选择了和朱棣死磕到底,而杨士奇却能轻易地转变自己立场。因为说到底,他属于建文朝的受益者。
后来我在其他的地方无意间看到了杨士奇的几篇文集,言语间都是事君,治民,尽职之词,再对比后来朱棣用杨士奇,解缙等人时的委以重任,我似乎明白:这其实是年轻的文官后辈与作为新君朱棣之间的一次双向选择。
文章插图
朱棣
对于朱棣而言,他靖难成功,依靠的他身边的武将集团。这批人在朱棣成为皇帝之后,自然是属于核心团队的。但治国依靠武人是不行的,需要大量文官的参与。朱棣同样需要组建自己的文官班底。
那些几十岁上了年纪的文官,要么是建文帝的死忠,要么就是洪武年留下来的老油条,唯有翰林院这批三四十的年轻后辈,是最容易被朱棣洗脑和掌控的。
同样的,像杨士奇等人,如果按照朝廷正常的升迁途径,要熬到位极人臣是很难的。而杨士奇的观点中,在忠君报国这件事上,明显是以事论而非以人别的。什么意思,就是谁坐在皇帝的位子上,我就给谁干活,反正做的工作都是为百姓谋福,反正你们谁做皇帝大明依旧是大明。
文章插图
龙椅
从后来朱棣正式建阁,让杨士奇,解缙,黄淮等官阶低下的文官入阁参预政务来看,除了需要政务顾问的因素外,多少有为这些年轻后辈刻意创造晋升途径的意味在。
于是野路子出身的杨士奇,成为了内阁中唯一一位非科举上位的阁臣。至此,也就开启了他参政议政的官宦生涯。
善揣意达情,叹奉君好权
聊聊杨士奇做官的事情吧。
永乐年,杨士奇没什么大的出彩,因为牛人太多,皇帝锋芒也太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朱棣是一个非常独断专行的人,而且驭下颇严。这和朱棣极强的权力欲有关,毕竟是在战场上流血厮杀打下来的江山,又有这么几个不省心的儿子在。
推荐阅读
- 《鹿鼎记》中的海大富,隐忍且忠肝义胆之人,真实身份并非太监
- 人人都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半句更经典,但鲜为人知
- 世界上最矮的人,身高堪比婴儿,和世界最高之人站在一起会怎样?
- 梅兰芳和情人分手,情人直言再嫁之人不比你差,数年后嫁杜月笙!
- 他是梁山上最可恶之人,自毁前程还要害兄弟落草,最后果真遭报应
- 晁盖是被宋江所杀唯此人看穿真相,却成为结局最好之人!
- 梁山最讲义气的6个人,被同一人杀死,帮他们报仇的却是不义之人
- 阳痿,肝经被“冻住”了!一张方子,温暖肝经,通达阳气,请学习
- 梁山上有6个不义之人,他们本该被处死,宋江却选择包庇他们
- 武松杀了不少无辜之人,却因为一时疏忽,放走了一位女强盗